第3部分 (第1/4页)

委秘书长冉欲飞,常务副市长、市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军分区政委等一干常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是孟宪梁自己兼着,所以来参加会议的是市人大的常务副主任竺宇风,再就是市政协主席贾吉哲和几位副市长以及市政府秘书长白逸尘,他们都不是常委。

“还有一位常委,是东钢集团的老总蓝盛戎,他正率团在欧洲考察。”

任天嘉向每个被介绍到的市级领导成员微微颔首致意,众人也以得体的微笑表达对她的欢迎。听到“程可帷”三个字,她不为人注意地多看了他一眼。在北京时,她就听到过这个名字。

孟宪梁脸上浮出庄重的表情,说:“任天嘉同志到双阳工作,是省委的重大决策,我个人表示坚决拥护。天嘉同志在北京工作多年,而且一直是在中央机关任职,理解和领会中央精神肯定比我们这些常年在地方工作的同志要深刻得多、全面得多,她来双阳,属于下到基层,具有高屋建瓴的天然优势,肯定会对双阳市委、市政府的班子和双阳市的各方面工作有极大的加强和促进。上午省委肖书记和王部长都对我们双阳市提出了明确的希望和要求,我也向两位领导做了郑重表态,双阳五大班子的所有同志都要与天嘉同志搞好团结,实心实意地支持天嘉同志的工作,尤其是在经济工作方面,要让天嘉同志放手工作,唱主角,当头羊,挑重担!我相信,只要我们这个领导集体同心同德,和舟共济,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扎扎实实地贯彻中央和省委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双阳实际勇于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在本届班子未来的四年中再创辉煌,让中央放心,让省委满意!”

孟宪梁的话言简意赅,但是很富于鼓动性,也符合他此刻的身份和心境,加之他的声音很有磁性,感染力很强,所以话音未落,与会者便纷纷以掌声回应。

任天嘉免不了要再做一次表态。她依然讲得不多,但比较上午的大会,她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当了五年兵,读了军事院校,转业后回到北京,在中央机关工作十年,当到处级干部;丈夫是驻外商务代表,有一个女儿正上小学,留在北京由外公外婆照料,自己的父亲是一位老军人出身的离休干部。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孟宪梁邀请任天嘉到自己的办公室小坐。他的办公室就在常委会议室隔壁。这是一个三进套间,外间有一圈沙发,陈设简单。中间是办公间,宽大的写字台侧后,矗立着一面党旗;写字台上各类文件整理得很有条理;隔桌相对是两把椅子,显然那是为市委书记接待下属谈话所设。还有一道门通向里间,估计是为孟宪梁午间小憩而备。任天嘉注意到,墙角摆着一张精致的大理石棋枰,配着两把靠椅,显得很特别。

。←虹←桥书←吧←

第11节:第一次常委扩大会(2)

这次孟宪梁没坐在写字台后面的主位,而是很亲切地拉任天嘉在两个单人沙发上对面而坐。任天嘉此时才得以细细打量这位双阳市的最高领导。他看上去五十岁出头,一头保养得很好的浓黑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方方正正的面庞上,有一双比他人更为粗重的眉毛,两只眼睛里时时透露出不怒而威的气势。藏蓝色暗纹西服里,系着一条白点绛红领带。算不上虎背熊腰,但也是宽肩阔背,颇符合时下影视剧中地方大员的形象特点。

两人互相寒喧几句北京与双阳的风土人情,谈话引上了正题。孟宪梁大致介绍了市委近期正在抓的几件大事,对政府工作的现状也谈了自己的意见,尤其表达了对郭斧案件的痛心和自责,言语间显得真诚而坦率。

“我与老郭合作得很默契,不仅全市有目共睹,在全省也是有公论的。老郭是个老同志,能力很强,一向表现得很低调,平时也很注意自律,真没想到会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天嘉——我这样称呼你可以吧?”他笑着问。

“您就应该这样称呼我,”任天嘉笑着回答,“无论从年纪上还是从资历、水平上,您都是我的前辈,我要向您学习的东西多着呢!这次能到双阳工作,对我来说,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我感到压力很大,但有您来把舵,就是我最大的幸运了。我缺少基层工作的经验,以后难免会给您捅出乱子,到时您可要随时点拨我哟!”

“到底是从首都来的,说话招人爱听。”孟宪梁用调侃的口气笑道。这一刻,任天嘉从他脸上看到的是一个年长者对晚辈那种喜爱、满意的神情,她的心里也涌出一丝丝暖意。

孟宪梁征求她对住处安排的意见,任天嘉说:“我还是在市委招待所住吧,那里环境挺好,闲杂人也少。”

孟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