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赵瑟放下心,连说不相干的事,自己只是去答谢傅铁衣当年在汝州城的救命之恩。

卢文瑶却是大不好意思,举杯歉然道:“我本来是想铁衣他素来治军甚严,便是皇帝去了硬闯也未必闯得进去,小姐既然闯得营,必是铁衣的未婚妻子他才不敢无礼说什么军令至重。不料竟是想差了,小姐莫怪。”

赵瑟郁闷不已,只拿了赔罪酒当闷酒喝。转而忆起卢文瑶话中“铁衣”二字,似乎亲切熟稔非常,心中升起一阵奇怪的感觉,遂抬头问道:“王妃好像和傅侯很熟悉的样子?”

“是啊,”卢文瑶举着酒杯悠然叹道:“当年一起在河北打了好些年仗呢!那时候我可比他出息多了,若不是后来取了燕王,不得不辞官,今天哪轮得到他在河北作土皇……我们可是老冤家对头了。我救过他的命,他也救过我的命。我对他下过狠手,他也对我下过狠手……我想想,大约是从宣华三年调各地精锐入河北平叛的时候就开始……”

赵瑟不知为什么,很看不上卢文瑶这份“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架势。一时冲动,说了句贵族社交层最忌讳的话。她说:“宣华三年啊,好早,那是侯我还没出生呢!”

()

卢文瑶一怔,转而摇头笑道:“可不是老了吗?小姐才十六七岁吧?看到小姐,才知道什么叫做年轻真好……青春貌美是不敢和小姐比了,来吧,只好和小姐拼拼酒量聊以□。”接着开始大事劝酒。

赵瑟说错了话,只好自认倒霉。左一杯右一杯着实尝到了厉害。这卢文瑶劝酒的本事未免也太过强悍了!几杯酒下肚,酒精在身体里弥散开,愈加助长了□。溪谷深处传来的叫嚣在甘甜美酒的助威下,气焰更加嚣张。

赵瑟知道自己是不能再喝了,不然万一一时不查做出点什么不大光彩的事可不大好。卢文瑶却是不肯如此轻易放过赵瑟,任赵瑟如何拼命推辞,她都岿然不动。只不停地满上酒杯,自己喝一杯,一杯递到赵瑟手上。

赵瑟捏着这杯酒,真是欲哭无泪。心道:都是傅铁衣这家伙害的,坚决不能要他!

正在赵瑟于慷慨就义和死皮赖脸间踌躇不定的时候,一双大手从他的肩头探过来拿走了酒杯。赵瑟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回头寻找自己那救苦救难的大救星,却大受打击地趴回桌案。

傅铁衣啊,我不认识你!她想。

大约傅铁衣是趁着酒宴最热闹的时候溜进来的,赵瑟一点儿都没注意到。卢文瑶这做主人也忒不尽责任,光知道灌赵瑟喝酒,一点也不知道招呼客人。搞得赵瑟措手不及,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只好靠装醉蒙混过关。更可气的是,这女人还不知悔改,赶紧拉走傅铁衣寒暄客套,结交权贵去,反而冲着傅铁衣一阵冷笑,拍案怒道:“傅铁衣,这这人怎么回事?怎么我干什么你都非要跟着搅局?”

她一叫,声音极大,把她们家宝贝女儿邯郸郡主都给吓哭了。满场权贵一律停杯,齐刷刷地望向他们这边。人傅铁衣到底是久历生死的人,一点儿都不怯场啊!他只微笑着说:“王妃要喝酒,和赵小姐喝与和我喝都是一样的,我们本来就已经订了婚,待过了国丧便行嘉礼。”

满座尽皆哗然。纵然傅赵联姻之事私下早有传言,当场说穿了到底还是有些震骇力。于是便有大大小小的人物,不管怀着真心,还是抱着假意,都纷纷持酒上前祝贺。赵瑟哪里还装得下去醉,也顾不得仪态,跳起来说道:“我才没有和他订婚呢?”然而,一则心虚,再则酒后乏力,声音很快就淹没于热闹的宴会中。

只有对面的卢文瑶大约听得一清二楚,取笑般地瞥向傅铁衣,笑道:“赵小姐怕是还有些害羞,刚才我问她,她还抵死不承认呢!也是,我要取你这样的人,我也不好意思说……”

赵瑟在一旁真恨不得替卢文瑶叫好,在心里连声叫道:大快人心!正合我意!多骂他两句!别客气!

傅铁衣当然不知道赵瑟心中是如何地敌友不分,他伸手过去温柔地揽住赵瑟的腰肢。赵瑟一愣,再想躲时已是躲不开。自己的腰就像长在傅铁衣手臂上一样,不管如何挣扎都纹丝不动。她也没有豁出去开咬的勇气,只好暂且认了。

傅铁衣说道:“我家夫人这是喝多了。”接着责怪卢文瑶道:“王妃这事办的可是不妥,就算你我有那么点儿鸡毛蒜皮的旧账,你也该找我傅铁衣算才是!找我夫人喝酒,未免胜之不武,大失当年陆将军的风采!”

卢文瑶“嘁”的一声转过头去,说道:“还提当年作什么?我卢文瑶现在也就也就是生孩子带娃,还有什么风采可言?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