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那天,曲哲终于等来了一辆拖车,司机看到有车抛锚在快速线的中心岛上,便停了下来。出租车司机见拖车来一点不兴奋,也不要求他将自己的车拖走,还不换轮胎,好像故意在那儿和曲哲斗气,看谁能把谁先逼走似的。

曲哲见到拖车则跟见了救星一样,马上把行李放了上去,那拖车司机是个白人小伙子,比出租车司机可热情多了,脸上还露着笑容。那是曲哲在纽约见到的第一张笑脸,还是在黑夜中,就更不容易了。曲哲心里想,纽约也能碰上好人,也有雷锋。

上车以后,小伙子问曲哲:

“你去哪里?”

曲哲手指了指前面:

“炮台公园区。”

小伙子瞧了曲哲一眼,脸上仍然挂着微笑:

“20美元。”

曲哲觉得自己激动的心境马上变凉,到了嘴边的热情话立即被吞回肚里。如果小伙子不要钱,曲哲肯给他20美元小费的,作为报答。但是现在帮忙成了一个商业行为,曲哲自己就是商人,讨厌趁火打劫似的欺诈,马上就换了口气:

“嗨,小伙子,只有两公里呀!出租车都不到五美元。”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4节:初到曼哈顿

小伙子不为所动:

“住炮台公园区的都是有钱人,20块钱算什么。”

曲哲讨价还价的本领上来了,还想坚持一下:

“可我不是有钱人哪,有钱人能用纸箱子当行李吗?十块钱怎么样?”

“20美元。”

白人小伙子语气坚定,不容置疑。曲哲有些失意,不是因为20美元,而是因为没砍下价格,自己丢了面子。在商务谈判中他没有彻底失败的例子,总能找到折中方案让双方都有收获。至于在街头和小商贩的交易,常常都是他一口价,商贩们屈服,把东西卖给他。砍价的感觉让他满足,其实他也不一定真想要那东西,也不在意自己究竟赚了还是赔了。可这次明明知道被宰割,还不能怎样,因为是自己找上门的。那才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下车时,小伙子到底收了曲哲20美元,还不给收据。也没像上车的时候帮抬行李,拿钱的时候他的笑容已经没了,曲哲却还向他表示感谢。因为没有他,曲哲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家呢。不过在向他道谢时,曲哲觉得自己脸紧绷绷的。

5

纽约出租车司机都认为炮台公园区在纽约是有钱人住的地方,其实是一种误解。这个地方的居民当然不是穷人,但也不是什么富翁,倒是他们其中某些人,可能是未来的富翁。确切点说,这里是未来的有钱人创业的地方。

在曼哈顿,房价最贵的区域是中上城,中央公园东部的地方。有钱人喜欢这里,是因为这里一侧是纽约的东河,另一侧是树林茂密的中央公园——曼哈顿调节空气最大的肺。而且这里有大都会博物馆和众多的中小博物馆,邻近有卡耐基音乐厅、林肯中心、几十家百老汇剧场。这里还有第五大道众多的名牌服装店和数不清的法国和意大利餐馆。有钱人讲究夜生活,除了吃好以外,到了晚上要有戏看,有酒吧泡。有钱人夜生活总比平常人丰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炮台公园区则不同,这里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们往往住一室一厅的公寓,白天在附近的金融中心工作一整天,长达十几个小时,一周干100个小时是常有的事。他们有的做行业分析,有的做股票或债券交易,有的做企业上市,大部分在投资银行里工作,是华尔街的精英。

这些人晚上回家常常不做饭,叫外卖来打发。有的在公司吃盒饭当晚餐,又干几小时活才回来,拼命工作,拼命挣钱。白天这里边的人行色匆匆,看不到多少游客,晚上就更没游人了。炮台公园区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没有大剧院,没有著名餐馆,只有几千个居民拥着南北两块绿地和三公里不到的沿河小路。

如果把曼哈顿比作一只鞋的话,那炮台公园区则位于这只鞋的外边,就像鞋沿子一般,这是一个占地两平方公里的长方形地带。一侧是哈德逊河,另一侧是世贸中心。

黄昏时分,人们在这里散步、打球,或者坐在长椅上,在林阴下看着宽阔的哈德逊河面上的夕阳西下。脸盆那么大的太阳每晚都要落到河对岸的新泽西那一侧,映红了曼哈顿,也映红了世贸中心那两座鹤立鸡群的摩天大楼。坐在那里,曲哲感受到的是宁静平和。

炮台公园区作为住宅区,几十年前根本不存在。一百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