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1/4页)

的性格,只会去护着韩霜,绝不会想现在就杀死他。他的话,很可能是真的……刺客,是别有用心的人!”

赵昚赞许的看着自己的孙子,渐渐的,赵扩已经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熟悉了身为皇帝的角色,开始用驾驭天下的眼光看着整个局势的变化。

这位睿智的太上皇缓缓的说道:“韩家手中的权柄其实不算很大。韩风的势头狠劲,可是实权只局限于细作司和皇城司。尤其,皇城司还没有合并到细作司之内去。有些人,是害怕韩侂胄借助儿子和皇后的力量,登上相位。所以,那些人就想要制造一些事情,把韩侂胄登上相位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韩霜的丑闻一旦定罪,韩侂胄就算再沉得住气,也要为儿子的事负责。到时候,韩霜自然要革职流放,韩侂胄也要请罪。封相就难了……不过,想要北伐,韩侂胄却是最合适的宰相人选!”

韩皇后一言不发,举起茶壶,为两代帝王倒茶。

赵扩有些为难,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那,要怎么处置韩霜,才能保住韩侂胄的面子呢?大宋国力和军力渐渐在恢复,北伐是迟早的事。要是因为韩霜一时愚蠢,而断送了韩侂胄的前途,对于北伐实在是个巨大的损失。”

赵昚若有深意的看了看韩皇后,轻声说道:“你还不如问问皇后呢。我想,怎么处置韩家才是最合适的,皇后的心中只怕早就已经有了定论。不过,你一直不肯问她,她又出身韩家,怎么好直接告诉你呢?”

赵扩诧异的扭过头来,看着自己的妻子,他很清楚韩皇后的才华。也知道,在这样复杂的局面上,自己身为帝王,身陷局中,很难看的清楚。反而自己的妻子却能撇开韩家人的身份,客观的看待问题。

“皇后,有什么不妨直说!”赵扩一本正经的说道。

第七十四章 福建路

韩皇后放下手中的茶壶,端坐在两代帝王身前,秀丽的脸庞十分平静,轻启朱唇缓缓的说道:“多谢官家和太上皇信任。”

赵昚和赵扩相视一笑,静待韩皇后的意见。

“大宋有祖训,女子不得干政,本朝开国以来,只有一次例外!”韩皇后悠悠的说道:“今天臣妾破了这个例,只求日后史书上不要把臣妾写成一个祸国殃民的女人就行了。”

“不要紧!”赵昚淡淡的说道:“既然让你说,你就只管说好了。说错了也不打紧!”

“谢太上皇!”韩皇后站起身来,缓缓走了两步,轻声说道:“官家即位之后,励精图治,为的是什么?第一,是为了国富民强。第二,国富民强之后,北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北伐最需要的是什么?一是军队,二是钱财!”

“大宋不缺兵马,缺的是有战斗经验的精兵良将。除了四支驻屯大军之外,余下的兵马都是操练而已,从来就没有上过战场,甚至没有机会去剿匪。这样的军马,到了真正要面对那些穷凶极恶的女真人的时候,能有多少战斗的勇气?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能够肯定的是,比起当年百炼成钢的岳家军、韩家军、飞虎军来说。现在大宋军马的战力实在太过于孱弱了。一群没有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士兵,上了战场,很可能成为待宰的羔羊!”

“其次缺的就是钱粮!”韩皇后微微一笑,清澈的目光落在赵扩身上:“从每年户部的收入来看,大宋好像不缺钱。一年的岁入几乎顶的上金国十年。其实不然,江南的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失去土地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又或者来到城镇为人做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会让大宋的商业更加发达。但是,问题出在我们的货币上,大宋是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是铜产量根本无法满足每天都在增长的商业要求。更困难的是,商人从川中到江南买货,难道要他把几千贯铜钱用小车推着来江南吗?这不是招人抢吗?”

“所以铜钱货币必须要转变,否则的话,一旦战事开启,大宋随时要准备上千万贯的铜钱作为战争储备。战事拖得久了,两千万贯,三千万贯,投入进去也绝非不可能。”

韩皇后的声音渐渐变得严厉起来:“为了战争而储备这么多的铜钱,民间就会缺乏交易必须的铜钱。战争打赢了,朝廷可以缓解压力。而一旦战事进入胶着,又或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打输了。大宋现在看起来蒸蒸日上的财政,就是马上宣告崩溃。大批失去土地又无法得到工钱的百姓会变成流匪。得不到军饷和犒赏的军士很可能出现哗变。稳定的江山,可能因为一场失败的北伐,而陷入危险之中。臣妾以为,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年来,太上皇都没有再度发动北伐的原因之一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