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1/3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中山国。

一骑快马军报从边关传到中人城,送信的士卒几乎是一路跌跌撞撞重进宫中,直扑道中山太子脚下,嚎啕大哭道:“太子,我军战败,全军覆没啊!”

正焦急在宫中等候军报的中山太子一听到这消息,顿时呆住了,随即一把抓住那传信军卒的衣襟,暴喝道:“公子喜呢!?全军覆没,作统帅的公子喜呢!?”

传信斥候嚎啕大哭,道:“将军,将军,战死了啊!万箭穿心而死啊!”

中山太子呆住了,双手不自觉的放开了那传信斥候的衣襟,而就在此时,后殿有寺人踉踉跄跄的奔出来,同样扑在中山太子脚下嚎哭,道:“太子,君上去了。”

还没从中山五万大军全军覆没统帅公子喜阵亡的消息中缓过劲儿来,随即又得知自己的君父崩了,中山太子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然后眼前一黑,便倒下了。

身边随侍的一众人直直吓了个半死,国君崩世,太子若是再有个好歹,那中山国就要大乱了,一众人扑上去扶住中山太子,有的哭,有的大喊传巫医。

此时挣扎着睁开眼的中山太子哑着嗓子从喉间挤出一句话,道:“不……快……快抬我……抬我去见公孙启!”最后“公孙启”三个字简直是用嘶吼的。

自从月余前,公孙启侥幸从遇刺中生还后,公孙启府中的护卫便收紧数倍,几乎是每个三五步就有护卫把守。

得知太子亲临府上时,公孙启正在后室的卧榻上靠着软枕闭幕修养——他的胸口被一剑洞穿,虽然侥幸得活,但身体已经收到重创,每日用药将养,每次喝完药都昏昏沉沉的。

中山太子急急惶惶的赶到府上,听闻公孙启喝了药正在休息,竟然没让下人通报,直接进了寝室,见到公孙启得到消息正要下了睡榻行礼,一把上前制止,道:“卿不必如此,身体要紧。”

公孙启也知道自己身体也确实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见太子制止也索性不再勉强,喘息着靠着软枕,微微叹了口气,道:“太子何事亲临?”

中山太子听得此问,眼圈一红,颤声道:“君父,崩了。”

公孙启瞬时沉默了,眼神一瞬间有些恍惚,良久,闭目,脑中浮现出昔日与还是当时还是太子的国君一起面对被晋国屠杀的国人的尸首,面对着被晋国夺取沦丧的国土,两人信誓旦旦的对天起誓,必要报此国仇;记得昔日晋国内乱,齐国景公派遣使者前来意图联合中山肢解晋国,那是自己与已经成为继位的国君何等兴奋,认为终于迎来报仇的良机;想起昔日大破中山的中行吴的后人中行寅前来求救,国君拍案欲杀,自己如何劝解国君放下一时之恨,以国仇为先;还有永远不可能忘却的赵志父,这个横空出世的人物,如果将晋国从分裂的边缘拯救回来,如果整顿军队大军开到中山国境之中,还有自己与国君面对无坚不摧的赵军的绝望。

那一场大败,败与晋国,败与赵军,败与赵志父,刻骨铭心,痛彻心腑。

过往烟云在眼前一一浮现,然后,公孙启终是一声苍凉苦笑,将一世君臣情谊,满腔弱国悲怆,俱是吞咽口中,微微握紧无力的拳头,道:“还有呢?”

中山太子脸上现出难堪、愧疚、痛楚、愤怒种种复杂的情绪,最后咬着牙,道:“公子喜率领五万大军讨伐燕国,全军覆没,公子喜被俘。”

公孙启猛地抬头看向中山太子,因为动作太快牵扯伤口,又忍不住喘息起来,额头冷汗淋漓而下,吓得中山太子急忙上前搀扶安抚。

公孙启喘息良久,才微微平复了情绪,靠在软枕上,看着中山太子,脸上满是酸涩的苦笑,道:“太子,我记得你策立为储君的大典上,你内父曾经广邀天下诸侯派使节前来观礼,可是中原诸侯无一国理睬,就连昔日与我中山有过同盟之约的齐国都未曾派使节回访,我想你一直对此事十分介怀,是也不是?”

中山太子脸色微红,良久,才咬着牙道:“是,那些诸侯,他们根本看不起我们!”

公孙启长叹一声,道:“中原诸侯当然看不起我们,因为我们是北狄鲜虞部族出身,在中原诸侯眼中我们是蛮夷,与禽兽无异。”

听得此话,中山太子死死握拳,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公孙启却没去注意太子的神色,而是径自冷笑一声,道:“他们看不起我们又如何!当年他们何尝不是看不起楚国,训斥楚国为南蛮,然后呢,这么多年过去了,楚国擅自称王,大逆不道,可不是还好好的,仍是让天下诸侯敬畏的大国!中原诸侯,满口礼仪道德,可相互之间还不是相互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