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正是这些品质使她后来成为了优秀的女王。起先她拒绝离船进塔,后来她态度缓和下来,向大家宣布:〃作为囚犯,我和所有曾经在这里登陆的人一样忠诚正直。〃说完,她跳下台阶,拒绝继续前进。雨点猛烈地打在她的身上,很多人都求她赶紧进塔,但她态度坚定地一口回绝了。〃坐在这里也比坐在更糟糕的地方强。〃她怒斥道。 很多在场人士为了虽落难但却依然保持着高贵和尊严的都铎公主流下了热泪,但是伊丽莎白立刻声明此举与绝望无关,她只是为了抗议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一位目击者曾说:〃她知道真理站在自己一边,所以她觉得别人犯不着为了她哭哭啼啼的。〃就这样,伊丽莎白昂首阔步地走进了监牢。 没有真正的定罪就无法永远关押伊丽莎白,这一点令玛丽一世深感郁闷,而且她钻天觅缝也找不到任何证据。但这没有让玛丽一世为难,在最终不得已将妹妹释放以前,她绞尽脑汁地刁难伦敦塔里的伊丽莎白。当玛丽听说有个5岁的小男孩每天都在伊丽莎白放风的时候给她献花时,她便下令禁止了这个无甚大碍的善行。于是那男孩伤心地对伊丽莎白说:〃公主,我以后再也不能给你带鲜花了。〃 伊丽莎白被放出伦敦塔以后,又被玛丽一世施以软禁,关押地点就在玛丽一世的庄园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软禁在那里还不如在伦敦塔坐牢呢。在一位忠于职守的守卫的严格看管下,伊丽莎白几乎没有人身自由。恼怒的伊丽莎白又给玛丽一世写了一封信,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她在信中始终称呼玛丽为〃你〃,而不是使用〃殿下〃或〃陛下〃等正确的称呼。这封信没有促进姐妹俩的团结,玛丽一世在回信中言辞激烈地重申了自己怀疑伊丽莎白叛变的理由,并提醒她说她受到的惩罚〃与其他犯下类似罪行的人受到的惩罚相比要轻得多〃。受到轻蔑的玛丽一世在信的结尾表明,今后她绝不希望再被如此〃文过饰非且充满谎言的信〃所〃骚扰〃。 虽然玛丽一世为了打败伊丽莎白可谓机关算尽,但她仍然一步一步地走向失败。就在她把成百上千的新教教徒送上火刑柱的同时,她也逐渐失去了民心,而且她还在丈夫腓力国王的劝说下加入了徒劳无功的对法战争。在战争中,英格兰失去了加来这块在欧洲大陆仅存的英占区。所有英国人民和玛丽一世的感情都受到了重创,而且玛丽一世正好因为一次假怀孕风波遭人耻笑,她本希望能生个继承人,那样就能把伊丽莎白彻底地从王位边赶走了。 另一方面,伊丽莎白在遭受迫害期间得到的尊敬则与日俱增。玛丽一世不得不承认她无法再阻止妹妹的行动。在接连几次重大失败的打击之下,玛丽一世一病不起,但她一直眼睁睁地看着伊丽莎白成为了民众目光的焦点,而且继承王位对她来说已是大势所趋。这是个残酷的打击。内心悲凉的女王最后于1558年闭上了眼睛,终年42岁。听到这个消息,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喜形于色。她双膝跪地,用拉丁语呐喊道:〃这是上帝的杰作呀,在我们的眼中这就是奇迹。〃葬礼上谁也没有为逝者垂泪。 又过了一个世纪,另一对姐妹女王彼此展开了殊死搏斗。&nbsp&nbsp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27章 战斗中的波拿巴一家(1)

几个世纪以来,就在英国的王室成员们内战不休的同时,在英吉利海峡那一边的古老国家里也在进行着同样的角逐。在法国,战争的格局要么是瓦卢瓦对瓦卢瓦,要么就是波旁对波旁,然后就轮到波拿巴家族开战了,他们也许是最没用的王族了。 一开始,拿破仑凭借着几次疑点颇多的军事胜利,在大革命过后的法国混得还不错,一跃成为了耀眼的新星。但是这个雄心万丈的科西嘉矮子非要当皇帝不可。到1804年,他刚自封为皇帝,他那群性情暴戾的家族成员便都想占山为王。要是以波拿巴家族成员相互威胁的手段高低作为评判标准的话,他们家里个个都是顶呱呱的好手。 在波拿巴家族成员的目标还不是权力和财富的时候,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反抗兄弟拿破仑的专制统治以及给他的生活制造别扭。德瓦斯内夫人曾经在拿破仑的加冕仪式上说:〃皇帝的亲戚们让他十分不快。他们就像一群魔鬼一样终日折磨着他。〃而皇帝本人则肆意纵容着兄弟姐妹们对于政权、地位和金钱的贪婪野心,因为他乐意这么做。但是当他觉得这么做不合适时,他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夺回了先前的馈赠。为了感谢他慷慨的施舍,他的兄弟姐妹们对他俯首帖耳。 拿破仑的迅速崛起对他的长兄约瑟夫来说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因为在这个缺少父爱的家庭里,老大一直充当着一家之主的角色,不论谁遇到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