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对很多人来说,拥有教授头衔可以说是太不可思议的事情了,一份这辈子都有保障的工作、博士学位、受人尊敬……在所有教职员工眼里,这可以说是成功的标志。菲舍尔博士(Dr。Fisher)30年来一直在实践着这一理想。在她的朋友和同事看来,她似乎做着自己想做的事,非常成功,而且还因此拿着丰厚的薪水。

然而,她做了一个空前的决定,她辞职了。

哪里出错了呢?尽管她在其他方面是个生性乐观的人,但菲舍尔博士每天清晨还是会有“不得不把自己拽到工作中”的恐惧。她喜欢教书,也喜欢学生们,而且觉得研究也很有趣。但是环境方面的某些不快像阴影一样笼罩着她,胜过所有其他方面给她带来的满足感。更糟的是,她也没有就那些问题抱怨过。她感觉自己很孤立,与同事没有交流和互动。同时,她感到她没什么问题可解决的,也没有向前的动力。她在幻想什么吗?她这个人有什么问题吗?

有一件事可以揭示她的状态。系主任一度担心科研经费筹集的问题,菲舍尔博士认为问题出在教职员工们的低士气上,因此建议从战略和投入两方面重整旗鼓。她甚至自告奋勇,带头来改善情况。但是系主任没有对这个建议表现出热情,反而看起来很困惑:“我数过了去年的科研筹措资金,然后按照教职员工的人数分了一下,”他说,“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做得更好,需要建立具体的筹措资金的目标并监督每个人的执行情况,当情况好转后,士气也会跟着好转。”

菲舍尔博士觉得这种死板的数学方法肯定会失败,会消耗掉达到部门目标所需要的员工的能量和热情。然而系主任看起来很有把握。她喜欢系主任,觉得他人很好,做事公平而且有头脑,但是她无法理解他的立场。后来,她发现没有一个同事支持她的看法去主持一个全系的“规划与士气大会”。菲舍尔博士感到无力和莫名其妙的孤独。

当她辞职时,同事们都很讶异。难道教授的头衔不是“终极目标”吗?难道她一直以来都在追寻着错误的梦想吗?事情看起来似乎是这样,但这仅仅是表面。不是研究不适合她,也不是学术环境不适合她,更不是她的那个位置不适合她,而是她的行为方式与环境不匹配,这是一个简单且容易观察的冲突问题。但是菲舍尔博士和系主任都没有从行为的角度“看到”这一不匹配。如果他们看到了,事情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BOOK。▲虹桥▲书吧▲

第13节:第二章人们如何做(2)

秘诀1:观察行为〖1〗

这并非是一个新概念

当你客观地观察别人时,总会注意到其行为。你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或是互通电话,或是在一堆人的屋子中进行观察。你观察的那个人可能是在开会,或是在上高尔夫课,或是在商场里,抑或是在泳池边放松。没关系!只要他是醒着的,她就会有某种行为。只要你注意的是正确的方面,你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就会让你关注到有用的信息。

事实上,对行为的研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在本书所讲的所有秘诀当中,这第一项是存在时间最久的。'1'它提供了关于你的工作场所中有用的信息,会帮助你看到不同的事物,从而喜欢上你的工作。你自己的行为、他人的行为如何影响着你以及你的工作所需要的行为,所有这一切都将决定你对工作到底是恐惧还是喜爱。

行为的定义

当我们谈论人们在办公室里干什么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工作场所的行为”。当其他人的孩子表演的时候,人们称之为“表现不佳”;当囚犯们表现出“好的行为”时,人们奖励他们;当我们自己的孩子惹了麻烦的时候,我们严厉地教导他们要“好好表现!”“行为或表现”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可以有很多含义。

从新视角的方面讲,我们这一次需要对行为有更加明确的界定。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它:

行为,是一个人与他周围环境的接触方式。

换句话说,行为不是指我们作了“什么”,而是指“如何”作。

两个关键的区别

了解行为其实比听起来要容易。你无需知道眼镜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一样可以佩戴它,同样,你也无需成为一个心理学家,一样可以观察行为。你只需理解两个简单的区别。'2'

关注点的不同:“事情”与“人”

想象一下,你正跟一个朋友在一个拥挤的餐厅里等位。有个人指着窗外的马路说:“几个星期前就在那个拐角的地方发生了一起事故。”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