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榆木案上几册书卷,散发幽幽芸香草气味。卷下垫了条浅黄色细绢,上面绣了只鹰,衔着片羽毛,眸子尖厉明亮,欲起伏振翅。

绢帕绣工细腻精美,图饰独特,别于其它花鸟虫兽。这是罗伏成早年从一个胡人手里买的,现在给了莫莫。

相对于鹰,自己倒更喜欢鹦鹉画眉,她暗叹道,鹰太过凶猛阴鹜,绣在这么柔软的绢丝帕子上,眼神也不见得缓和多少。

院里的草木静静的,树上几片叶子打了卷儿,闷闷地垂着脑袋。

阳光愈发暖和,莫莫坐着发了困。

待她起身偷偷地掀开帘子看河对岸时,少年不在了。杨柳垂丝,稻苗和紫云英相映成趣。老农在远处俯身耕作,疏通着田里的水渠,水声汩汩流畅。

“你找谁?”二娘的声音清脆地传来。

“我找罗姑娘。”年轻男子的声音,清晰干脆。

莫莫忍不住从房里出来,看着二娘站在院子里,像见了贼似的盯着眼前的少年。

是河岸边的少年,他怎么进来了?找自己做什么。

那少年约莫十七八岁,锦衣玉带,她看着他,依稀觉得眼熟。对,就是在后山林里遇到的叶公子,眉眼有七八分相像,抬手举止间更是相似。

她一时如坠云雾里。

少年见莫莫出来,喜形于色:“在下叶秋瑶。”

“莫莫,你回房去。”二娘脸色一变。

“我是来接罗姑娘回府的。”少年面带笑容,彬彬有礼,一身豪服在简陋的民宅里显得格外不搭调。

“莫莫哪里都不去,”二娘将莫莫拉到身后,从容有致地对少年说:“回去告诉罗伏成和你爹,莫莫随我,她是不会去叶府的。”

那少年见状,竟上前来拉莫莫的手,夺门而出。

“二娘!”莫莫哪里是少年的对手,转眼间被拽到了白马跟前。

“你上去。”少年让她上了马,自己随后登上马背,拉紧缰绳。不安分的白马又蹶了蹄子。

“我接你回府。坐稳了。驾!”少年松了缰绳,白马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乡村小道扬起了少有的跋涉尘土,蒙盖了二娘随即赶来的匆忙身影。

暂时的沸沸扬扬过后,又复了平静。

第六章 一叶莫留春(一)

叶府位于青城,离杨柳村所在的关西不十分遥远。途经一座山,山峰天然隔断关西和青城,一条官道曲折盘旋于山间,除了商贾官兵和几个偶尔上山采药的药农外,鲜有人经过。居于两地的人们世代认为彼此相距遥远,少有来往。山峰聚拢云雾雨水,河流溪涧遍布关西,催生了繁茂农业。这里的人们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对于一山之遥的青城,自然更加淡漠。

不知过了多久,少年终于勒紧缰绳,白马收紧前蹄,气喘吁吁地停在一座大宅前。

天色已昏暗,宅门前的灯笼已点亮,红红的一团光晕影映着厚实的朱漆大门,给蓝黑色的夜晚添了一丝明亮的暖意。

“你下来吧,小心点。”少年扶着莫莫下了马。白马低头喘息,挥动着鬃毛,少年一边安抚着马匹,一边笑着说:“路途倒不远,来回也就几个时辰。”

富贵起伏在浮世之中。

对莫莫来说,一切都是新奇陌生的,朱漆大门,大红圆灯笼,连门口静卧的上马石和拴马桩也显示了和杨柳村不一样的格调。门后栖息的,究竟是怎样的人家。

红色光晕闪烁在她的脸上,覆了睫毛的阴影。她想起二娘,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我二娘她……”莫莫开口问道,神色却松弛不了戒备。

少年一愣,随即笑了,“你放心,他们随后就到。”

吱呀一声,大门打开。

“小少爷。”管事老头提着灯笼迎了出来,光团贴着直身深色程子衣,淡了一片;不宽绰的袖口系于手腕,脸上交错的皱纹缓缓漾开,平和慈祥。常年的重复动作让他习以为常,习惯了接待进进出出于叶府大门的来客。

“罗姑娘请。”老头看着莫莫,如迎府上常客一样。

叶秋瑶领着莫莫进了红漆大门。老头牵了马,从侧门入了。

府内大院里铺着青石板,细致整罗。园内的花草在夜色里有些飘摇。庭院高深,廊柱顶下的灯笼错落有致,三三两两的丫鬟穿梭而过,见了叶秋瑶,屈身行了礼。

“瑶儿,你回来了。”一着浅金墨绿色丝锦,打扮如贵妇的妇人在一丫鬟的陪伴下来到院中,锦衣奢华,深宅大院,让身处其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