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庵直怀莆�昂谀档ぁ钡呐�纳篮芸炀土餍腥��鞔蟪鞘小U�毕�鄹叱背鱿值氖焙颍�仅紊�春鋈煌V沽苏庵植�返纳����蛏��砹⒘旎ū吲�纳赖刃缕分帧R蛭�诓仅紊�蠢矗��鄹叱钡某鱿终�巧��统钡目�肌9�唬��男虏�酚挚�挤缧衅鹄础! �

BOOK。▲红桥▲书吧▲

第32节:改革者(4)

步鑫生治厂也颇严,并且有一套“生产上要紧,管理上要严”的思想。他规定厂里的职工除了产假、婚假、探亲假、工伤假可以享受全国劳保外,一般病假不能享受劳保待遇,只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不过,对于患重病和因病住院的职工,医药费还是可以实报实销,工资也照发。步鑫生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消除那些无病装病、拿了药乱扔的现象。他也的确做到了,1983年海盐县衬衫总厂的出勤率保持在98%以上。车间不准吸烟、不准做私活、不准聊天、不准到外车间乱窜、不准把与生产无关的东西带入车间等,也是步鑫生订立的制度。迟到、早退也要扣罚工资。与彼时国营工厂的“大锅饭”不同,步鑫生对那些有能力的青年职工大力提拔,破格重用,并且在生活待遇上给予关照。厂里的自建住宅,也分配给了表现优秀的职工,那些表现不好的则不能分配。他的这种做法吸引了不少青年人来海盐衬衫厂工作。

步鑫生甚至还自己创作了一首厂歌,新工人只要一进厂,就要学会唱厂歌。1980年11月6日,海盐县衬衫总厂从以前的破旧民房搬入了新厂房,于是这一天便成了他们的厂庆日,每年都要庆祝一次。每年的这天晚上,厂里都会举办文娱晚会,全厂工人高唱厂歌,步鑫生则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提出下一年度的任务。对于表现优异的职工,厂里还会在结婚、生育子女、子女上学或者本人退休时赠送一些礼品。海盐衬衫总厂1983年有600多个职工,70%是青年人,在步鑫生的领导下,这些青年人在社会上惹事的事情一起都没有发生,哪怕是一些曾经的“失足青年”,有的也在这个厂里成为生产骨干。

步鑫生日后还会有更大的名气和更大的光环,1983年,他的耀眼光芒才刚刚开始,这种光芒一直要到几年后才会逐渐退却。这样忽然名声大噪继而又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最终不是失败便是落寞的初期“改革名人”,我们日后还将见到许多。南方大厦的邓汉光也是这样的一位。1983年的广州,他所领导的广州南方大厦,乃是全国商业系统的一面旗帜。这一年,甚至“全国劳模”张秉贵也跑来南方大厦交流经验。

▲虹▲桥▲书▲吧▲BOOK。

第33节:1984年商品经济(1)

1984年商品经济

1984年7月29日中午,美国,洛杉矶。

伴随着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曲声,中国国旗升起在第23届奥运会射击比赛场上空,这届比赛的第一枚金牌产生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赶来,向荣获男子手枪慢射冠军的中国选手许海峰颁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完整地参加夏季奥运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奥运金牌。也许萨马兰奇想不到的是,17年后,他还会宣布2008年奥运会将由中国的北京举办。

中国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奥运赛场上扬眉吐气。在许海峰实现“零的突破”之后,三枚体操金牌被李宁揽入怀中;中国女排在这届比赛上实现“三连冠”;栾菊杰则成为亚洲第一位世界女子花剑冠军……15块金牌、8块银牌、9块铜牌——尽管这只是体育比赛,却也似乎预示着“中国崛起”的开始。

健力宝启程

为中国人所期待的世界跳高纪录保持者朱建华在这届奥运会上只获得了铜牌,不过,2?33米的高度已经是难能可贵。在休息场地,朱建华拿起了一瓶饮料,一饮而尽。记者拍下了这一幕,并且问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佳绩。朱建华晃了晃手中的饮料罐,笑着说:“是健力宝帮助我跳过的。”

在这之前一年的3月,在广东三水诞生的健力宝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品牌,这一次却意外获得了“东方魔水”的美誉。在中国获得第14块金牌之后,日本的《东京新闻》发表了一篇《靠“魔水”快速进击?》的报道:“在中国队加快出击的背后,有一种‘魔水’起了作用。可以说,喝上一口这种‘魔水’,精力就马上充沛了。这是一种新型饮料……今后世界各国将竭力分析这种妙药的成分,在体育饮料方面完全可能发生一场革命……”

这篇夸张的报道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