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3页)

泄�讨械墓��院桶踩�晕侍狻A鹾枞逯飨�歉鏊婧偷娜耍�ぜ嗷崮前锶怂较虑钻堑爻扑�傲跬范�薄5�谀谴位嵋樯希�踔飨�苎纤嗟囟晕曳锤炊V觯��熬�淖急福�蛭抟皇А薄A斓夹∽橄旅嫔枇⒘吮N雷椤⑿��椤⒓喽交�樽椋�槌し直鹩墒泄�簿志殖ぁ⑿��坎砍ず椭す馨熘魅蔚H巍!〉缱邮椤》窒硗��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第四章(6)

工作小组在青岛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企业实质性的改制工作。四个企业组成一个股份有限公司,难度非常大,各厂之间互不服气,谁都想在未来的股份公司中当老大。好在这方面工作有青岛市政府的支持,因此进展得还算顺利。

计划中,青岛啤酒向国内公开发行一亿股A股,每股发行价格6�38元人民币,同时,在香港发行三亿多股H股。当时股票一级市场人气很旺,谁都看好青岛啤酒这第一张全国范围公发的股票。此前,深圳和上海在股票发行中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中国证监会要求我们对于青岛啤酒股票的承销工作务必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不能发生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和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青岛啤酒股票的承销工作也是中国证监会成立后直接主持的第一张股票发行工作,他们希望我们通过青岛啤酒股票的承销,摸索一套成功的做法,作为此后股票发行的范本。证监会为此专门派人在青岛与我们的工作小组共同工作。

无限量发行认购证,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满足对青岛啤酒发行工作的全部要求,缺点是对认购证的发行数量难以控制。如果认购证人气不足,承销商有包销的风险。如果认购证发行过多,中签率过低,无疑加大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当时情况看,后一种的可能性最大。为此,证监会要求我们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把这些道理说清楚,告诉投资者购买认购证有风险。我们在承销青岛啤酒股票前,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几大证券报上,认真宣传了这种承销方法。

认购证的设计、印刷、保管,工作量非常大。为了防止伪造认购证,我们请西安、石家庄两家印钞厂承担认购证的印刷任务,青岛当地驻军出动军车帮我们把认购证武装押运到青岛市。在青岛市设立了专门的认购证成品仓库,部队派了一个连的士兵负责保卫工作。认购证发行时间只有两三天,而认购证印刷量大,必须提前一个多月开机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而按我们制定的发行方案,所需的认购证都必须在认购证发行日前全部入库。因此,当时最大的难点就是认购证印刷数量的问题——印多了有风险,每份认购证的印刷成本接近2角钱,多印一亿份,就得多花近2 000万;印少了风险更大,到时有人买不到认购证必然出事。申银证券派往青岛的工作组组长赵鼎夏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问我印多少,主管副总裁缪恒生心里也没底。去青岛的发行工作组最初说印1亿份就够了,后来看着市场越来越热,就不断往上加,最后说要6亿份才能确保需要。6亿份认购证的印刷成本就是1�2亿元!万一发不了这么多,造成的浪费太可怕了!而投资者买6亿份认购证得花12亿人民币,摊到1亿股股票中,等于每股股票的认购成本增加12元!

投资者会这么疯狂吗?按规定,在认购证发行期间,认购证的数量是保密的,人们认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超量认购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那段时间,我时常奔波于上海、青岛之间。青岛市热闹极了,宾馆、旅馆都住满了全国各地前来购买认购证的人,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人们操着南腔北调谈论青岛啤酒股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投资机会。

从当时的情形看,根本无法推算认购证到底会销售多少,最后我拍板决定印3亿份。不过为防万一,我让印刷厂先不销毁板子,一旦库存认购证不能满足需求,再临时开机印刷。

《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第四章(7)

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对青岛啤酒股票的发行工作强调:“宁可小题大做,也要确保万无一失”,青岛市委市政府专门发文严肃发行纪律,并召开全市处级以上干部大会,对发行工作进行动员布置。发行日当天,青岛市公安局出动了3 000名公安干警到我们在全市指定的认购证发售点维护治安。对一只股票的发行工作,动用的人力、物力以及方方面面的重视程度,都是空前的,这套工作程序此后在各地的股票承销工作中被广泛运用。由于认购证承销点多,又是无限量发行,因而在承销中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各种问题,中国证监会对我们的各项组织工作非常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