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1937年11月,18集团军(即八路军)总司令部由寿阳迁移到这里,驻扎在洪洞县城以东20里的马牧村。马牧村在这一带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村南是一片小山岭,岭上岭下郁郁葱葱,长着一片片四季常青的小柏树,也不知是人工植的,还是天然生成,反正一片连着一片。树虽不大,却很茂密,是这里的一处风景。村北不远处便是一条深沟,沟底有一条小溪没日没夜地流着。村东村西都是不太平展的土地,这些贫瘠的土地,却养活着300多户民风淳厚的村民。

八路军到了这里以后,村民们才过上了扬眉吐气的日子。1938年元月31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这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的第一个春节。上午8时许,吃过饺子的村民和八路军总部人员便忙活起来,村里的锣鼓社火,八路军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敲着、唱着、蹦着、跳着向村头涌去。这一天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要到这里来,给八路军拜年。

这一天,日暖风和,天际间飘着几片白云,田野里的残雪已经开始融化,留下一片一片的白色。村头的人们翘首向西边望去,远远的地方腾起一团烟尘,那烟尘向村子滚来,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走近了人们才看清那是三辆小轿车。轿车缓缓驶近,锣鼓声、口号声响彻云天。

八路军的领导朱德、彭德怀、左权迎着小车走去,从车上下来国民党部队的三个将军:卫立煌和第14军军长李默庵、第9军军长郭寄峤。欢迎的队伍拥簇着客人向村边的打谷场走去,打谷场上早已搭好一座舞台,舞台装扮一新,最引人注目的是朱老总亲笔写的那幅对联。

岸边迎将军汾河奏起凯旋歌

山下摆战场吕梁自有百万兵

横批是:“合作抗日。”

朱总司令陪同三位国民党将军走上主席台,台下口号声响起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拥护国共两党长期亲密合作!”“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客人入座以后,朱老总走向前台致欢迎词:

同志们:

我们今天在这里集合直属部队,是为了欢迎艰苦卓绝、在忻口战役中建立伟大功劳的民族英雄、抗日领袖卫副长官和李军长、郭军长。这几位长官在抗战中是最坚决的,他们领导着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在忻口消灭日军三四万人,打了好多胜仗,为中国人争了气、争了光。我们希望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紧密团结,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下面请卫副长官作指示。

掌声中卫立煌走向前台,静了一会儿说:

同志们:

我很久就想来看望朱总司令和诸位,一直没来成,今日是新春佳节,在这里我代表第14集团军向我们的友军——八路军拜年!八路军是真心抗日的,是复兴民族的最精锐的部队。八路军的作战方略、作战经验都是很好的,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军和所有中国的部队,都要把抗日作为第一目标,只有

把敌人赶出中国去,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刚才朱总司令提到忻口战争,我觉得非常惭愧,惭愧的是没有把这股鬼子消灭完。倒是八路军在战争中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像在阳明堡烧毁敌人大批飞机,截断平型关、雁门关的交通线,给我们极大的帮助,这就是我要感谢诸位的地方。

同志们,不能因为我们消灭了几万敌人就满足,太原的日军就要南下,时下的局势很严峻,希望我们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多杀敌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卫立煌的讲话受到八路军指战员的热烈欢迎,会场上掌声、口号声接连不断。

讲话结束之后,卫立煌对朱老总说:“玉阶兄,散会之后我们再谈谈如何?”

朱德知道卫立煌以为就要散会了,就说:“不忙,不忙,等 看了戏再谈好吗?”

听说有戏,卫立煌来了兴趣,他忙问:“哪里的班子?”

朱德笑着说:“戏不好,请多提意见,是我们的战地服务团演出的。”

卫立煌在心里说,八路军就是能人多,会打仗,会组织群众,还会演戏。他对朱老总笑笑说:“好吧,见识见识。”

第一个节目是活报剧《八百壮士》,反映的是1937年上海抗战中国民党部队英勇作战、抗击日寇的事。这种表现现实生活的戏卫立煌没有看过,国民党部队中也有养戏班子的,多演一些京剧古戏。而共产党的战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