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的手上,即使这样做还是不全面的。海伦此时也把书本用盲文抄录了一遍,然后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朗读。学习是单调而艰难的,但为了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及回馈身边这些人的爱护,海伦一如既往地勤奋和努力着。

学习进步的效果是明显的。尤其是在文史方面,在经过了老师的指导之后,海伦系统地接受了各种学术思想和认识,而且,老师们个性的鲜明、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以及对海伦的关爱都使海伦这段时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在质的方面,她有了一个很长足的进步。

美妙的校园生活带给海伦的不仅只有学习的一个氛围,更使她得到了同龄女孩、视听正常的女孩一起学习生活的情趣。她和几个同学居住在临近校舍的一间房子里,好像住在家里一样,她们一起做游戏、捉迷藏、打雪仗,常常携手漫步,讨论功课,高声朗读美妙的作品。海伦脱离了原先的孤单角色。

海伦就要毕业。1896 年 6 月 29 日,16 岁的盲姑娘参加了哈佛大学雷德克利夫学院的初试。

她考的是:初级德语、高级德语、法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史和罗马史,一共考了 9 个小时。从 6 月 29 日考到 7 月 2 日。她顺利地通 过了全部的考试,英语和德语获得优秀。

考试那天上午 9 时,专门派了一个人把考卷送到雷德克利夫学院。每个考生都有一个编号,不写名字, 她的号码是 233。因为她考试时要靠打字机答卷,所以她的身份是无法保密的。为了避免她使用打字机的声音打扰其他考生,监考人员让她一个人单独在一间房子里考试。吉尔曼先生用手语字母给她念试卷,屋子门 口有一个人在守着,以防外来干扰。

考试的科目有初级和高级德语、法语、拉丁语、英语、希腊文,以及罗马史,考试时间共9个小时。她不但每科都及格了,而且德语和英语得了“优”。之前的付出终于有了一个回报。最让人欣喜的是海伦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个可以进入哈佛学习的机会,可以和所有正常人一样的进入大学。

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是让人欣喜的,欢呼雀跃的。这样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进入大学本身,这更重要的是对海伦一直对知识的渴求的一个肯定。海伦很喜欢一句罗马格言,似乎这个就是对她的一个隐喻:被驱逐出罗马,只不过是生活于罗马之外而已。

海伦不得已走不了寻求知识的康庄大道,而被迫去走那条荒无人迹的崎岖小路。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依然愉快而富有意义地生活在这个知识的海洋中!

第三章 学习之旅(2)

知识点:哈佛大学

在世界各大报刊以及研究机构提供的排行榜上,哈佛大学的排名经常是世界第一。历史上,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有六位曾当选为美国总统。哈佛大学的教授团中总共产生了34名诺贝尔奖得主。

四年的大学生活

热切的大学生活开始了。

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海伦所期待的那样浪漫和美好。

教室里,海伦发现自己是一个人的,教授离得那么遥远,安妮老师虽然尽可能把教授讲课的内容写在她手上,但是匆忙之中,讲课人的个性特点却是那样的模糊。而安妮写在海伦手上的字迹是那样的快,还没有完全给予理解就已经开始下一个征程了,这让海伦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授所要阐述的问题。由于先天的不足,使海伦学习的进度无形中慢了很多,通常是在回家后,才把脑子里记得的,赶紧写下来。当别的同学开始嬉戏玩闹的时候,海伦只有在不停的学习当中才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盲文书籍,海伦的学习变得更加的困难。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止海伦前往探求知识的热情,她全心地投入在学习的乐趣当中。

有时候,海伦也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她觉得她应该像那些正常人一样在外面嬉戏玩乐、欢笑歌唱。生活是不是对她太残酷了点呢? 但这种想法很快就消失了。海伦很快又恢复了愉快的心情。她把胸中的不满全部排弃,一笑了之。她觉得自己应当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她必须坚忍不拔地去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知识的高峰。海伦在学习的崎岖小路上艰难地跋涉,一步一个脚印,每前进一步, 对于她都是一份惊喜。 “再努力吧!”她在内心狂喊着。“再加把劲,只要坚持到最后, 我就能达到灿烂的云端。”

各种思想的交集和冲撞,给予海伦带来的思想震撼也是相当巨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