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或许是马车太快了的缘故,安妮和她的弟弟还没有仔细地看完路上的景物,他们的马车已经到了火车站,其实他们都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去往一个救济院,一个很是破旧而且贫穷的救济院。

火车到站了,他们到达了救济院。

这个救济院其实是一个收容所,所有的无家可归的人都被拥挤到了这里。安妮恐怖极了,她没有得到过片刻的休息,也从来没有安稳松懈地睡过,总是担心一旦睡着了,恐怖的事情就会乘虚而入,死神就会不声不响地夺走吉米。

在救济院的日子虽然是很苦,但也是很快乐的,他们姐弟不用忍受分离之苦,而且,在那里的职员也都很善待他们,没有人欺负他们,也没有人藐视他们。但最为难过的事情还是来临了,吉米的病情继续恶化,终于,他还是走了,在安妮还在睡着的时候。等到安妮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没有了吉米。她发疯似地寻找还是没有找到。在这个世界上,安妮又成了孤单的一个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海伦的内心世界(2)

随着渐渐长大,她想上学了,她迫切地想离开这里。有天,一位盲人朋友告诉她关于了盲人学校的事情,使她的这个梦想又开始燃烧了起来了,她开始变得执著起来。

1888年,她终于等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政府官员们视察了这个救济院,安妮在朋友的指点下找到了这个巡视团的团长。在他的帮助下,安妮得到了一个去伯金斯盲人学校读书的机会。命运开始有了转机了。

1888年的10月3日,安妮坐着马车驶向伯金斯盲人学校,驶向一个新的环境,奔向了生命中的第二个机会。

安妮最开始是不适应的,她的言行举止都成了别的同学的嘲笑的对象,尤其是在拼写方面,经常性的错误使得老师在她的本子上画满了红线,成为了同学们嘲笑的对象。

学校里没有人喜欢她,除了一个莫美丽老师,她开始教育安妮,安妮在她温柔的感化下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敏感的安妮在莫老师的关心下,她的心扉慢慢打开了。此后,安妮有了一个很突破性的进步。她暴躁的脾气得到了收敛,她学会了谦虚、缄默,能够压抑自己的情绪。她成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安妮,大家开始慢慢地又接受了安妮。

后来学校假期的时候,她被安排到一个旅店做整理和清扫的工作。很快,新的安妮得到了大家的喜欢。这时候,一位房客注意了安妮,他真心同情安妮,每当看到她模糊着视线而在努力地工作的时候,他总想帮助她点什么的。

他介绍了个医生给安妮。医生的自信的话语让安妮又重新找回了希望,接着又动了一场手术,终于安妮又重新见到了光明,她欣喜若狂。

这是一个转机,一个转折点,或者生活可以因此而变得与众不同的,安妮很自信地想着,她又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等待着她。即使医生说她这样的程度属于半盲,但是对于安妮来说,这已经是很心满意足的一件事情了。

此时再返回学校的安妮已经变得像莫美丽老师一样富有爱心了,对孩子们非常有耐心,总会很用心地去了解他们的世界。很快的,她成了老师们的一个很得力的助手。

再后来的故事,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了。她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了南方的这个小镇上,成为了海伦最为亲密的老师。

安妮的教学方式是宽松的,她没有把海伦关在房间里进行死板的、僵化的、俗套的课堂教学,而是让海伦融入自然中去,从她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教育的机会。她的教育完全是启发式的而非灌输式的,她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出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激发海伦的学习热情,使海伦一直处在对知识的渴求状态中。在对海伦智慧启迪的同时,她还用其细腻的情感和善良的心性对海伦进行了爱的教育。在她的影响下,海伦变得热情、善良、富有爱心。在她不懈的努力下,海伦的初期教育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之后,她又陪伴并辅导海伦学完大学课程,并多次陪海伦旅行进行巡回演讲,直至终老。

一生当中,海伦对安妮是充满感激的。

关于三天光明的种种设想

光明,这个词语对于海伦来说是奢侈的,但是她又是那样的渴求着光明。光明,应该是圣母微笑着的脸庞,微笑、祥和、温暖……海伦对于幸福的种种设想真实而又遥远,她对光明的设想或者正是对真善美的渴求,是一种本能的向往。

第五章 海伦的内心世界(3)

她渴望着拥有光明,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