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长女小雅上了幼儿园中班后,喜欢上《公主的月亮》这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一个生病的公主,要求国王父亲帮她把月亮摘下来给她,这样她的病才会好。国王找了全国最聪明的大臣与智者齐聚一堂,大家都想不到对策,没有人知道如何把远在天边的月亮摘下来。只有那个平常只会逗人笑的小丑,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既然是公主的问题,自然应该要问公主解决的方式,所以他找到了公主,问公主要如何把月亮摘下来……

我常常会跟雅爸说:“小雅真是个艺术家啊!”这句话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

小雅聪明、迷人、专心、学习力强、友善、画画一级棒,但她的个性也强,偶尔会闹情绪。从小班开始,老师就叫她“小辣椒”,因为她平常什么都好,坏就坏在那偶尔的闹情绪,一发作就天崩地裂,凄风苦雨。大人们往往得花上半个小时,才能把她的情绪安抚下来。_米_花_书_库_ http://www。7mihua。com

我跟雅爸都是好静、情绪平稳的人,我们两个也几乎不吵架。然而两个安静平稳的人,还是会生出火山般的小孩。小雅从小爱闹爱叫,等她大一点不尖叫了,却开始哭闹;再大一点,则是会一碰到她不能接受的状况就生气大哭。她的情绪问题一直让我跟雅爸伤透脑筋,而且不同的时期,还会发展出不同的新问题,让我跟雅爸常有措手不及的感觉。

小雅的幼儿园是中大班合并,升上中班的那一年,班上从原本的9个小孩变成22个小孩,小雅也从原本班上年纪最大的小孩变成年纪中间的小孩。开学后,她的情绪状况变得愈来愈不稳定。小雅是个完美主义者,她要求自己行为良好,也要求其他同学如此。回到家总是跟我们哭诉大班的小孩行为不好,或是他们跑来跟她说她画的画不好看。

吵闹就有糖吃?

我跟雅爸都知道这是过渡期,她刚刚换班,需要重新寻找她在班上的位置。但她发脾气的频率愈来愈高,到最后只要一不顺她的心意,她就发飙。我们跟幼儿园的园长会谈,园长也只是要我们充满耐心、多给她空间、多抱她亲她,她要发脾气就让她发作,发完后再好好跟她谈。

事后好好跟她谈的这件事,雅爸做得非常好。雅爸甚至有注意到小雅很多的情绪是来自于不知要如何面对其他同学的坏行为,像是同学跟她说:“你今天穿得真难看”、“画得这么丑”这样的话,她会因为受伤而发脾气,却不知要如何应答。雅爸花了很多时间一项一项地教她,教她在面对挑衅时要冷静,要对自己有信心,也教她别人讲了不好听的话时要怎么回话。我常会在雅爸帮小雅洗澡时听到雅爸问小雅:“如果有人跟你说你做的美工真难看,那你要怎么回答他?”我后来也从雅爸身上学到这一招,有事没事就跟小雅做“实战训练”。

公主的月亮有谁比小孩更了解自己?(2)

但在小雅闹情绪的当下,我们就一直处理得很不好,也一直很疑惑。我跟雅爸都是“愈哭愈不理”的父母,而且是“吵闹就没有糖吃”。我常得在跟她出门的路上警告她:如果不停止哭闹我们就回家。而十次中有八次会以回家收场。做这件事对于老二其实不大公平,我们也常觉得老二莫名其妙地被“连坐”了。本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要去海边玩耍,可是因为小雅坚持要听的某音乐电台,收音效果不好被雅爸转台,她就哭闹不停,所以生气的雅爸决定转车头回家。而这个回家的决定,通常会让小雅哭得更严重,但至少,回到家之后,她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哭个够。

每次我把哭泣后跟我们道歉的小雅搂在怀里,都会很心疼,觉得这样的个性会让她长大后很吃亏、很辛苦。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跟雅爸都一直想着:在她闹情绪的那一刻,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以怎么做。因为不可能事事顺着她的意,所以不可能避免掉那个冲突点,也不可能在冲突点上让步,那不就变成“吵闹就有糖吃”了?所以如果她继续闹情绪,我们也得守住我们的原则,这至少是我们能做的事情,不是吗?

哭闹的情况就这样一直持续着。雅爸跟我开始做实战训练之后,她闹情绪的次数有明显减少,但情绪发作的当下,还是很让人烦恼。

孩子,我真的很抱歉

直到那个傍晚,我跟小雅走路去公婆家的路上……

那天我们从公园要走路去公婆家。小雅在公园玩疯了不肯离开,我催她催了几次后,她臭着脸跟我离开,然后在我身旁说:“妈妈真是讨人厌。”

我一听也火了,很生气地跟她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