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国人倒向协约国一方也成为了必然。

威尔逊总统在国会大声疾呼:“我们必须为民主创建一个安全的世界。为它珍视的和平和幸福美国可以抛洒热血,竭尽其能!上帝保佑美国,它别无选择!”

话虽然说的冠冕堂皇,但是其实际不过就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罢了。为美国争取更大的利益罢了。

美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华夏帝国也从来没有轻视过这个潜在的对手。尤其是任超,作为一名穿越众。他心里十分的清楚,一旦美国的战争机器运转起来,所能发挥出的强大威力。因此为了避免美国的参战,或者是延迟美国的参战时间,华夏帝国方面一直以来也在做着相应的努力。希望能够拉拢美国加入同盟国一方,或者尽量的拖住美国,使其能够继续保持中立地位。

华夏帝国一再承诺,战争结束之后绝对不会威胁美国的地位,承认美国在美洲的霸权地位,承诺在战后不会插手美洲事物。但是这一切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

虽然很多美国人也意识到,一旦参战必将面对华夏帝国这个强大的对手,华夏帝国的强大使得美国人也是忌惮不已。但是华夏帝国与美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近十几年来华夏帝国逐渐崛起,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华夏帝国的崛起不断的侵犯着美国的利益,争夺美国的市场。这样便使得华夏帝国与美国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对于美国人来说,只有击败华夏这个对手,才能保障其利益,而击败华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战场上彻底击败华夏。

因此最终美国参众两院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参战提案,彻底倒向了协约国一方。1916年10月下旬,美国正式对华夏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集团宣战。

美国的参战使得战争规模进一步加大,至此世界各大洲的各主要强国都参与到了这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中。

此时在欧洲战场上,进入秋季后,气候开始恶化,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到了月完全停止,英、法两国的作战计划宣告失败。

索姆河会战,是目前为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万余人,法军万余人,德军53。8万人。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皆极为惨重的阵地战。不论是双方所投入的兵力、兵器,都是本次大战中最大的战役。英军投入作战有个师,法军个师,德军为个师。英、法联军伤亡万4千人,未能突破敌方防御,仅推进5~12公里。德军损失万8千人,虽然失去240平方公里的壕沟阵地,却成功拦截了协约国的战略目标。

从政治角度来看,索姆河之战更是直接导致了政府内阁的更迭。大卫?劳埃德?乔治被任命为英国新首相,新内阁宣布成立,年轻的丘吉尔也是成员之一。

第472章圣雄甘地

“不知道常先生这次来找我,有何贵干呀?”

常贵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身材矮小瘦弱的印度小老头,微笑着说道,“贵干不敢当,只是在下久仰甘地先生的大名,所以今日特地前来拜访,顺便有几个问题想要向甘地先生请教。”常贵的表面身份只是一个商人,而真正身份却是华夏帝**情处驻印度的一名高级特工人员。而坐在常贵面前的这位印度小老头,便是在印度大名鼎鼎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在后世他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圣雄甘地。

“不知道常先生有和指教,不妨明言。”甘地用一口流利的英语问道。甘地的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他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9岁时,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异域的文明曾令甘地产生过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脚下,宗教陈规的约束使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里无所适从。短时的迷惘与摸索之后,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律师资格。

“指教可谈不上,鄙人听说甘地先生,一直致力于为印度争取独立与自由。但是先生想过没有,印度乃是目前英国最重要的一块殖民地,您认为英国人会甘心放弃这块殖民地,任由印度独立吗?”常贵微笑着问道。此次常贵前来拜访甘地,就是奉了国内的指示,前来争取甘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