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寿帝平安返京。而朝廷之中大多数人都只是以为江元帅擅离汴京,该要抓回来问罪。

这个消息来得太过突然,还在刘府中做客的天寿帝见到自己身边的亲信时,有些意外。他的确是知道江承烨的消息被散出去之后,他微服私访的事情也会被发现,所以才在回京之前到了刘府看望刘阁老。可是江言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消息似乎比他预计的要传的更快,仿佛是有人刻意的散播一般。

江言若是回京,江承烨和江煦阳必然随行,对外宣称的,却是江元帅携妻儿回京完婚。

倘若要回京,就要放弃这里的一切,甚至要和吉祥他们分开,江承烨放心不下,最终还是再一次的征同宁慈的意见。

“你可想好了,该要如何?”男人一脸紧张的看着身前的女人,似乎连她的一个表情都不愿意放过。

两人其实已经算是和好,自然该是夫唱妇随,宁慈对他淡淡一笑:“我既然已经想通,自然是你走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其实仔细想一想,汴京也没有那么可怕,也许正是因为我从未涉足,所以才会格外的恐惧一些。话说回来,汴京毕竟是皇城,又有国子监这样的地方供孩子读书,里面的先生知识渊博,想必要比青城这样的小书院好上一些,去到汴京,其实也不并非全无好处。”

对于她的转变,江承烨自然是欣喜的。她说的没错,他只有用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方能护住她们母子,从前的江湖生活,还是太过涉险,不该让她们涉足,回到汴京,让她们无一人敢欺负,才是最好的选择,如今她心甘情愿,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夫妇两人一经商定,很快就给了江言答复。当日江承烨为了宁慈,大有抛开一切和她留在这里的想法,江言拦也拦不住,如今见到夫妇二人同心同德,江言什么也没说,笑着将原本属于江承烨的令牌重新换给了他,对宁慈道:“朕早说过,配得上承烨的女子,普天之下,当只有弟妹一人!”

想到二人即将辞别此处,新村中的亲人们自然是有一番割舍,江言也算是考虑的周全的:“如意,倘若你与亲人难以割舍,这万水千山的隔着也不便再见,或许你可以将他们一并带去汴京,你放心,就算旁人不安置,朕也会好好安置。”

言下之意,江言是要做如意背后的一个助力了,这对于她这样一个村姑出生的姑娘来说,莫过于是一个极大的殊荣。

宁慈却是笑着婉拒了:“皇上为宁慈一家考虑周全,宁慈感激不尽,只是宁慈一家皆是山野之人,即便到了那繁华汴京,也不一定能住得惯,宁慈不愿家人为此奔波,他们也习惯了这个地方,只要心中牵挂,即便万水千山,走的勤一些,见面也不是难事。”

那个世外桃源,江言自然是晓得的,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即便是他这个九五之尊也十分向往,宁慈已经这么说了,他也不再勉强:“既然如此,你们也少不得要与家人一番告别。京中催促的有些急。而我们这一趟,朕的身份不可暴露,算是搭乘承烨和弟妹的一个顺风车了。”

宁慈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正如江言所说,宁慈既然已经决定随江承烨进京,必然是有一番辞别,两人也毫不含糊,当日便回到了新村和吉祥她们道别。

自从江承烨的身份一经传开,吉祥她们早就已经目瞪口呆了。想要找到宁慈问清楚,却一直没寻到机会,没想到今日再一聚,竟然就是离别。

因为身份的关系,再见到江承烨,村里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局促。江承烨自然是一丝一毫的架子都没有,从和宁慈踏入村子开始,都是他老老实实的抱着小鱼儿,跟在宁慈身后。

离别的氛围很快就出来了,吉祥一方面为如意终于能够正名而开心,一方面又担忧的不行:“咋说走就要走了?你从小大,啥时候出过那么远的门呢……”说着说着,眼泪便掉了下来,何元吉伸手搂过吉祥,连元宝都乖乖的不再闹腾,而是看着小鱼儿不说话。

问询赶来的何远一家进到堂屋的时候,吉祥正在抹眼泪。从何家村遭逢大难至今,他们就真的如同一家人一般一直生活在一起。当初的事情原由他们并不晓得,他们唯一清楚知道的是,这里的一切一切,都是宁慈一点一点为他们挣回来的。

如果没有宁慈,什么不夜镇,什么农场牧场,就像是没有灵魂没有支柱了一般。章岚安慰了吉祥一番,转而拉着宁慈说起了女儿家的悄悄话:“你们这样,还真叫我们想不到。可是宁慈,汴京那么远,你啥时候能回来啊。再说了,你一个人去那边,又没个亲戚朋友陪着,我们又怎么放心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