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2页)

吴事走了一圈儿,就坐上船去看刘陵了。

刘陵很沉稳地坐在那里,湖水洗净了狂悖,把她洗成一个文静、端庄的女人。她看着吴事,一言不发。

吴事说,皇上想念你。他说好久没来看你,可心里还惦念你。他封你做长公主,要你做他的亲妹妹。

刘陵的眼睛亮了,看着吴事。

吴事说,该收拾收拾东西进宫去了,皇上给了你一个大宫殿,是从前陈皇后住过的。你知道吗,就是那个金屋藏娇的地方,请你去住。来人哪,给长公主道喜,去给长公主更衣。

刘陵没说话,去换衣服。吴事很满意自己,他很会说话,就这么说动了刘陵,她竟一言不发就愿意做长公主了。

刘陵出来了,让吴事大吃一惊,刘陵穿着一身孝服,她呆呆地走过来,站在吴事面前,眼里没有一丁点儿活气,说,刘彻快要死了。

刘弗陵从没杀过人,也没看过杀人。记得他见过草地上溅满了血,那是红红的血,很粘腻。他偷偷地抹了抹,感到害怕。宫中人告诉他,那是羊血,皇上生气了,羊正吃草呢,就用剑砍掉了羊头,羊喷出许多鲜血。他再也没见过血。心咚咚跳,一步步走向牢狱,听到杜周说话,说来迎他,看到杜周脸上的惊讶,但这一切都一掠而过。他只记得父皇要他来杀人,杀了司马迁。他本来是个孩子,跟东方朔在一起玩耍,东方朔只教他天真与无邪,也教他机智与聪明。不教他奸邪与权谋,他就长不大。公孙弘教他为人处事,教他帝王之术,他还是没长大。直到前几天,他进了宫,亲眼看着母亲跳进烈火中。他哭着,喊着,哭得嗓子都喑哑了,不巧的是,那一会儿他竟看到了公孙弘的举止。公孙弘一边哭着一边从地上捡起了那用丝线粘连在一起的两枚红宝石,纳入袖中。小孩子眼尖,这一眼就让他一生牢记人前的侃侃而谈与人后的行为卑琐,使他不再相信人。他有点儿兴奋,心里想着,父皇要我杀人,我就杀人,我要杀司马迁,我要杀他了。

刘弗陵看着司马迁,不是没了羊头的羊也差不多,浑身是血,奄奄一息,这让他有点儿扫兴。本来以为司马迁会壮壮实实地站在面前,自己对他说话,责他诬蔑父皇,背叛大汉,不是一个忠臣,把他说得哑口无言,再命人拿剑来,亲自刺死他。想得明白,可一做时竟不是那么回事儿。人在身旁等着,刘弗陵知道,他一定要做,心跳狂乱,壮着胆子说:司马迁,你给我坐起来。

司马迁坐不起来。

刘弗陵命令人去扶他,说:你呢,《项羽本纪》写得很好,《留侯世家》写得也很好,《平准书》写得也很好,可《武帝本纪》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坏文章。父皇生气了,要我亲手杀了你。

司马迁身子一松,蓦地明白了,哑然失笑,太子啊,皇上他不行了,他要真不行了,是不是我就得先死?真可惜,杀了我,《武帝本纪》还在啊。

刘弗陵说,别做梦了,就是有,我也不许他们印。他看着司马迁的脸,整张脸都变得扭曲起来,痛苦,悲愤,郁闷,难过,尽写脸上。这让他心中不忍,说,我活着,你的书就不能印,我要死了,就可以印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司马迁 第四十一章(5)

司马迁很痛苦,这个还没做上皇帝的太子,一句话就让他的《太史公记》再等上几十年,他想,也许朱乙会死,女儿也老了,恽儿也成了一个老人,那时才能印《太史公记》?他觉得很悲哀,忍不住了,大声说,为什么不能印?你说《武帝本纪》是诬蔑皇上,哪一件不是事实,哪一件说得不对?

刘弗陵大声问:你说父皇被方士、术士骗了,这是事实吗?

司马迁说:是,一而再,再而三。

刘弗陵说,太过分了,你怎么能这么说父皇?太过分了。刘弗陵一路上都给自己壮胆,想大义斥责司马迁的罪过,说得明明白白,然后再亲手杀了司马迁。父皇要他亲自来处置司马迁,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可一见到司马迁,怎么就说不明白了?是不是文人多才,一讲起道理来,就让你只能佩服,无法反驳?他决定早早动手,说:你不用说了,我今天就要处死你,来人!

随从人过来,以为要动手,不料刘弗陵说,你们替我扶着他,扶他靠墙。连司马迁都惊呆了,刘弗陵要做什么?刘弗陵拔出佩剑,说,我奉父皇之命,要杀了你,要杀了你!

他扑过去,想要动手,一剑刺死司马迁。司马迁凝神看着他,目光清澈坚定,他下不了手。蓦地想起公孙弘对他说过,皇上处理太子那件事,心里是很难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