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几天前有人和我说起,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是个文学青年,理想做一个作家和记者,那时候我们都好吃香啊,如果再能写点小诗,弹点小吉他,摘些小花,女生们都被迷倒了。你看看现在,女生们再也不中意这些人了,她们中意的是……我说,那你们还写点小诗,弹点小吉他,摘些小花么?他说,……。所以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男性改变世界,女性改变男性的世界观。但总有一些世界观,是傻逼呵呵地矗在那里的。无论多少的现实,多少的打击,多少的嘲讽,多少的鸽子都改变不了。我们总是要怀有理想的。写作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让作品不像现实那样到处遗憾,阅读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用眼睛摸一摸自己的理想。世界是这样的现实,但我们都拥有处置自己的权利,愿这个东西化为蛀纸的时候,你还能回忆起自己当年冒险的旅程。

——韩寒

独唱团…这个夏天你去不了 作者:沈纹

一、死亡

原谅我在叙述的一开始就是死亡。它黑色,忧郁,带有凶狠的气质。我无法排除面对它时浑身乏力很虚弱的感受。这并非是因为我害怕去死,而是我曾经目睹过一场真正的死亡。我看到过一个人的七魂六魄被迫消散的情景。甚至现在,它仍旧新鲜地历历在目。

辛庄的人们都不会忘记那年夏天的夜晚,叫做“威马逊”的台风从太平洋上气势汹汹地赶来。当时,平静的村庄只有软弱地摇来晃去。在黑色的田野里,长条的玉米叶子在相互碰撞中支离破碎,它们滴下了绿色的汁液。水杉树的枝条变成了一面面狂飞乱舞的旗帜。很快,狂风以席卷一切的姿势刮断了树木的枝条,吹倒了电线杆。连村头新砌的一间仓库也倒塌了半个墙头。连绵不断的电闪和雷鸣将村庄变成了忽明忽暗的地窖。风不再仅仅用它的身体,还用那野兽般低沉的声音,撞击着我们的房屋。凭借着闪电的强光,我们在彼此的脸上看到了对大自然诚惶诚恐的敬畏。那是一种心惊胆战的惨白。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天灾。结果,那一年的玉米蚕豆全都在幼儿期伤痕累累,永远也饱满不起来。那个夜晚宣告在秋天的丰收无望了,植物的脆弱让人们热情的劳动付之东流。可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孙美琴会在那个夜晚,永远消失。她比植物还要来得脆弱。

当陈小兵终于拍开我家的门,抖抖索索地求救时,他已经声音喑哑了。我不知道他站了多久,喊了多久。他一下子扑进我父亲的怀里,慌乱地揪着父亲的衣服,身体就象秋风中摇摇欲坠的树叶,颤抖个不停。口中吐出的除了空气,只有急切的“啊——啊——”声。我从没听过这样绝望恐惧的声音。多年后,它仍会穿过岁月,在我的噩梦中响起。让我怀疑那个夜晚并没有真正过去,我会因为时间的凝固不前而深感沮丧。

当时的一切都已经晚了。我们好不容易从陈小兵挥动的手势中弄清他的意思,并且急速地向孙美琴走去。我们看到的孙美琴已经无法开口说话了。她的脸上沁出大滴大滴的冷汗。在烛火的映照下,显现出吓人的蜡黄色。孙美琴的目光就象拍碎的浪花,向四处弥散开来。一条唾沫从嘴角连绵不断地淌下。这个女人白天抢完了播种,还没来得及洗漱,直挺挺的斜躺在了一条板凳上,伸着一双裹着许多泥巴的赤脚。父亲让我站着别动,他去叫人。

我站在黑暗中。闪电不时把屋中的人影从黑暗中雪白地托出来。仿佛一艘沉没的古船被波涛汹涌的水面抛上抛下。陈小兵站在他母亲的身旁。我看不见他的神情,只听到他一起一伏的胸脯里面发着含含糊糊的响声,是一把大提琴滑到了最低音处。我第一次感受到时间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它就像是一条蠕动的虫子,拖着臃肿皱皮的身躯,从我的血管里缓缓缓缓地爬过,并且留下了一条粘乎乎的痕迹。我已经站在了时间之外,我离开了自己的意识,看到另一个自己迈开了脚步,走向那对母子。后来,我还握住了孙美琴的手。那一段距离中的感受对我而言是一片纯洁的白色。

那只手像是被打折了,干枯地搭拉在一旁。我不知道孙美琴那来这么大的劲,她一把拽紧了我,我的手指上一瞬间传来阴凉。那种尖利的,恶狠狠的,像是溺水一样的阴凉。恐惧一下子传遍了我的全身上下。我的喉咙绷紧了,没有一丝唾沫星子,干燥如同沙漠,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父亲叫了人过来后,我早已经浑身颤抖,语无伦次了。我不记得怎样从孙美琴的手中挣脱开的,整个人陷入了一堆白云中,飘飘荡荡开去了。后来病了两天三夜,手指上仍旧残留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阴凉。那几根手指仿佛跟随孙美琴一同死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