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推荐序

做一个不可或缺的人

1

《自慢》这本书大概应该归入〃成功学〃的范畴,但作者不端架子、不板面孔、不居高临下,在每一小节中,他往往是从自己亲历的一件小事说起,娓娓道来,若炉边轻语,似林中漫步,最后终于托出一个硕大的体会来,这就应了〃开口要小,挖掘要深〃的文训。

古人给我们留下三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名友。〃读万卷书,那是〃背会〃的;行万里路,那是〃体会〃的;交万名友,那是〃领会〃的。〃背会〃与〃体会〃的距离有多大呢?没人测过。但我试着〃量〃了一下,总有十万八千里!

好在本书作者的角色是出版社的总经理,大概既读了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还交了万名友,所以,《自慢》所包含的职场成功学,我相信大多是体会的,部分是领会的,绝少是背会的。

但书一旦卖出去,情况又变了:在作者那里虽是〃体会〃的,但到了读者那里,如果一味生吞活剥,那就又变成了〃背会〃的。所以,我认为学习有三种境界:知,悟,用。〃知〃是萃取,有选择的学习;〃悟〃是升华,有发现的学习;〃用〃是结晶,有创造的学习。

2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自慢》一书所述的许多哲理,与蒙牛文化的理念是相合的。这也是我愿意推荐本书的原因。例如(以下例句中,以破折号为界,前句是书中的,后句是蒙牛的):

〃情义相待,改变一生〃……〃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奥妙藏在基本之中〃……〃营销的98%是在家里完成的〃。

〃工作成就定律:唯态度论〃……〃要让每个人〃51%为自己干〃。为别人干不容易干好,因为那样做,我们不得不控制〃双因素〃,既要担心他的态度问题,又要担心他的能力问题;为自己干就容易干好,因为〃双因素〃变成了〃单因素〃,态度问题自动解决,我们只需关注能力问题就可以了〃。

〃学习,Any time,any where〃……〃学习是给大脑吃饭〃。

〃对不在方法,对在人〃……〃树立一个目标后,首要任务是把能完成这一目标的人找来。请来绵羊,一千头也不行;请来狮子,一头就管用〃。

〃工作不当在野党〃……〃制造公共产品的过程与制造个人产品的过程,实际上是同一的。因此,态度不端正的人,公司损失的不过是薪水,而他损失的却是整个人生〃。

〃少用判断,多用计算:如何找到答案〃……〃发扬数目字管理:定事,定人,定时,定地,定标,定量,定进度,定奖罚。能精确定量的,不模糊定性〃。

〃勉强别人,理所当然〃……〃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本句是古人留下的句子,蒙牛文化将其〃拿来〃了)。

〃别跟魔鬼打交道〃……〃与螳螂作战,你的胸怀会越来越小。与蜗牛伴跑,你离冠军的宝座不是近了而是远了〃。

〃大气、骨气、志气〃…… 〃思路决定出路,吨位决定座位,布局决定结局,心态决定状态,脑袋决定口袋,心胸决定功勋〃。

。←虫工←木桥 书←吧←

第2节:推荐序 做一个不可或缺的人(2)

3

《自慢》名为〃从员工到总经理的成长笔记〃,初出茅庐的职场晚辈,何尝不需要类似用血泪浇铸而成的从平凡到卓越的〃前辈笔记〃呢?

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我有两个期望:第一期望他们有本领,成为〃带工具的人〃;第二期望他们有抱负,争当〃不可或缺的人〃。

一个单位的员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杰出型员工〃,他们在本岗位上是钻头,是梁柱,是轴承,是排忧解难的权威,是打开局面的旗手,假使有人突然流失了,短时间内无人取代……这部分员工不可或缺;第二种是〃合格型员工〃,他们是螺丝钉,是复印机,是流水线,不可缺少,但不是不可或缺,单位外可以与他们发生〃置换反应〃的后备军熙熙攘攘,假使有人突然流失了,〃等量代换〃的候选人一抓一大把……这部分员工随时能够被别人所取代;第三种是〃淘汰型员工〃,他们是秃了槽的螺丝钉,着墨不均的复印机,次品率太高的生产线,早晚要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物以稀为贵,人以杰为尊。杰出的方式千途万径。有的人以每做一件事都与众不同而杰出,有的人以千万次重复做一件事无一失误而杰出。总之,我们要有志于做一个〃带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