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很快来到了皇城根,西面城墙由府军右卫负责把守,西安门紧闭,城楼上昏黄的灯笼下面,几个士兵靠在角落里躲雨,城墙虽高,可是角度倾斜的城砖很方便攀爬,刘子光没有使用飞虎爪,直接爬了上去,大段的城墙空无一人,也难怪士兵们放松警惕,这样的世道,这样的天气,有谁不开眼到皇城里面作案啊。

可惜,胆大包天的窃贼不但有,还不止一个,刚刚溜下城墙的刘子光发现前面有一个奇怪的影子,动作迅速敏捷,好像认识路一样,飞快的在内府诸库的墙头上游走。

遇到同行了,刘子光紧跟着前面的飞贼,兴许这位同行能给带条近路呢,看他的样子,进出皇宫好像去街坊二大妈家串门一样的随意自然。

西华门是宫城的西门,这里的城墙不比外面,漆成朱红色,高大光滑,即使是轻功高手也很难一跃而上,刘子光停下脚步看同行怎么进城,只见那飞贼找了一块稍微红漆剥落的围墙,径直跳上去,两只手好像有吸盘一般,三下两下就上去了,悄无声息的消失在高墙里。

还真是高手,刘子光赞叹一句,也跟着跑上去,在城墙上连蹬了几脚,借力猛跳,整个人好像脱离了地心引力一样跃上了城墙,角楼里灯火通明,没有人察觉皇宫里已经来了两个飞贼。

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万户千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这是大明朝皇宫给刘子光的印象,和沦为博物院的北京故宫不同的是,这是一座活生生的皇宫,里面生活了无数的后妃,宫女,太监,每一座宫殿、每一个角落,或许都曾发生过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宫廷故事。

目标坤宁宫,据说里面藏着不少珍奇的宝物和古代字画,黄金有价玉无价,做成工艺品的翡翠更加无价,什么王羲之的墨宝,吴道子的丹青,那更加是有价无市的国宝。

第二十二章 飞贼

刘子光沿着宫墙一路疾奔,铺着琉璃瓦的墙头再加上下雨,分外光滑,需要小心的控制住身体的平衡,前面的那个同行已经不见了,不过已经把刘子光带到了后宫。

深夜的皇宫格外寂静,飞檐下吊着防雨的灯笼,巡夜的内操武阉穿着雨衣,挑着灯笼,慢吞吞的在细雨中走着,佩刀从雨衣下面露出来,刀鞘和腿部的甲片摩擦着,随着步子的迈进发出细细的声响。

刘子光知道,除了这些巡逻的武阉,在很多隐蔽的角落里还有大内高手隐藏着,还是那句话,皇宫可不是乡下地主老财的宅子,看家护院的可都是顶级的高手,稍有不慎可就难出去了。

幸亏皇帝的情报里面标明了暗哨的位置,刘子光下了宫墙,隐蔽在墙角,躲避着巡逻队和暗哨,向坤宁宫方向运动。

后宫的建筑不像前面上朝的宫殿那样宏伟,也没有巨大的广场,现在的位置是西六宫,树木,围墙,小院落构成的西六宫是太后的寝宫,警卫最为森严,刘子光也不准备去太后的枕头边去摸首饰盒,他的胆子还没肥到这个份上。

目标是东六宫和西六宫之间的坤宁宫,是太后办公的地方,每天下了朝堂,太后就在这里召见文武大臣,批阅奏章。大明的诏书没有加盖太后的宝玺和皇帝的玉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当然皇帝的那份权力暂时由九千岁代劳了。所以坤宁宫相当于太后的书房,出身豪门望族的李太后自幼精通琴棋书画,尤擅书法和丹青,所以坤宁宫里面挂着不少珍贵的字画,还有一些赏心悦目的小玩意,例如翡翠西瓜、东海夜明珠之类的,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小心翼翼的穿过西六宫,来到坤宁宫,这是一座比较大的宫殿,位于乾清宫和省躬殿后面,刘子光借着台阶扶手柱子的掩护,溜到了宫殿的侧门边,根据情报,坤宁宫内有三个宫女值守,供她们出入的偏门是从里面闩上的,只要拨开门闩,就可以进去随便拿了,这里可没有什么红外、体温警报系统,甚至连一般的机关都没有,名画就挂在墙上,宝贝就放在博古架上。只要不惊动宫女,一切都很简单。

刘子光抽出短刀,插进门缝,寻找着门闩的位置,雨还在下,不知道负责内廷安全保卫工作的太监高手李莲英现在呆在哪里休息呢,据说此人是个顶级高手,从小被太后收养,练就一身高深武功,被太后提拔为内操的提督。正是他的存在,才保证了黄金荣不敢对太后贸然动武。

“丫不会是练过葵花宝典的吧,抓紧进门,被他逮到可就麻烦了。”刘子光暗想。短刀向下滑动,碰到了门闩,一点一点的拨动着。

时间过得真慢,坤宁宫的灯笼怎么这么亮,坤宁宫的门闩怎么这么长,终于有动静了,好像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