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赏б布唇�旯ぃ�啾仍�吹哪撬叶�裕�庖凰业母慕�浅>薮螅�坏�沧傲巳忌站凭�哪谌蓟��棺霸亓搜顾跗�迩��幕�厍梗��Ψ浅>�耍��以卦贝锏搅耸�迦酥�啵�咳嘶古浔赣兴砍裰�鞯慕德渖。�ㄒ徊蛔愕氖欠赏б廊痪迮禄鸺�墓セ鳎�荒苡酶叨壤慈繁W陨淼陌踩��

当然惊喜还不光这些,铁厂有一个焦化分厂,主要任务是生产炼铁用的焦炭,煤炭在被焦化的同时产生煤气,可供铁厂夜间照明使用,后来他们发现用石灰与焦炭为原料在炉子里加热可以取得一种新的物质,而这种被命名为电石的物质又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可燃气体“乙炔”。另外他们在炼焦的副产品煤焦油里面提取了一种称之为“煤油”的可燃液体,煤油之外的液体,轻质的可以作为油漆和橡胶的溶剂,重质的可用来侵润木材,防止腐烂。此外这些人还在各种矿石中寻找奇怪的成分,积攒的各类物质装满了许许多多的陶罐,比起艾迪生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平时彭厂主对他们这些活动也很鼓励,全当是练手和技术储备了。

艾迪生就是和这帮人整天厮混在一起,居然被他们发明出了纯碱和一种新型的酸液,本来南方各地的肥皂厂、纺织厂总是通过各种途径高价购买张家口生产的“口碱”,这是一种北方开采和晒制的天然纯碱,可是随着战争的进行,短视的清朝居然禁止了这种对他们有利无害的贸易,导致南方各厂的成本大大增高,在这种情况下,铁厂的技术人员硬是用普通的食盐提取出了碱,说起来这个功劳还有艾迪生的一份,技术人员就是利用他提供的硫酸把食盐转化成了硫酸盐,然后和焦炭、铁共熔,生成的含有纳和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放在空气中潮解,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最终生成了碱,这种方法虽然成本比较高,碱也不算很纯,可是至少能缓解南方的急需,替铁厂赚回大笔的银子。

新发明出来的酸液叫做硝酸,硝这种东西原本只存在于铁厂的实验室,是秋天以后从地上或墙上刮扫出来的一种白色物质,放在缸里浸泡一夜,然后捞去渣滓杂物,放进锅里加水煮到硝溶水干,倒入容器经过一夜便析出白色的结晶体,大家只知道这种东西能烧,但是烧起来也不是很剧烈,暂时还没法发现其他的功效,只能作为技术储备放在实验室里了。艾迪生拿硫酸和硝发生反应生成了另外一种酸液,但是这种酸并没有硫酸那么猛烈,于是他又把这种酸和硫酸的混合物蒸馏,终于生成了比较猛烈的新型酸液,根据化合物的成分命名为硝酸。

此外还有一项艾迪生业余时间制作出来的小玩意引起了已经被彭厂主投入了批量生产,这是一个木头制造的碗形话筒,底端蒙着一张猪肠薄膜,薄膜上附有一小块连接导线的金属片,金属片附近有一个与之若即若离的金属尖端,连着另一根导线,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将带动薄膜上面的金属片震动,也使得通过金属片和另一个尖端之间的电流变得断断续续,话筒的两根导线经过电池后与发声器相连,发声器就是一个蒙着纸皮的盒子,根据电流的颤动能发出声音,虽然有些失真,传输距离也不是很理想,可是用在堡垒内部或者大型船舶的内部通话设备上还是很有价值的。艾迪生他们虽然利用铁厂的资源帮刘子光做事,但是花得毕竟还是刘子光的钱,另外也顺便给铁厂带来了不少好处,所以彭厂主一直以来还是大力支持的,铁厂新修的城墙和新买的蒸汽船都安装了这种电话。

“情况大体就是这样的,舅舅忙着领工人加班干活,一日三餐都在车间吃的,就连将军来了他都没空来拜见,说是等明天这一批活计赶出来再来拜见,还请将军莫怪哦。”艾迪生讲了小半个时辰才把这样事情说完。

“不妨事,宋先生尽职尽责,理应表扬,我又怎么会责怪呢。”听完艾迪生的汇报,刘子光心潮澎湃,硝石有了,硝酸有了,有线电话也有了,没想到民间的科学技术储备这么深厚,看来火药武器还是无法避免的要出现啊。〃

“小艾,你有没有听说过硫磺这种东西?”刘子光问道。

“当然听说过,我小时候在云南,到处都是硫磺泉水,当地人把它当成杀虫药水使用,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白粉病和叶螬等,持效期可达半月左右。”艾迪生说。

“那有没有固体的硫磺呢?”刘子光继续问,心里稍微有些激动。

“好象还没见过,不过您想要的话我可以提炼出来,简单的很。”艾迪生心想不是小菜一碟么。但是心中略有疑惑,刘将军忽然关心这个做什么?

刘子光仿佛看到了他内心的想法似的,解释道:“等硫磺粉提炼出来之后,和硝石、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