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 (第1/4页)

得另谋出路啊。”

宁王咬牙切齿道:“朱由校啊朱由校,难道要效仿当年永乐爷追建文帝的旧事,誓死也不放过我这个可怜的叔父么,既然此处不能久留,咱们还是赶紧撤吧,只要手上有银子,还怕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么。”

一帮人商商量量向北去了,在淡马锡和马来半岛之间有一道狭窄的柔佛海峡,岸边总是停着一些土着人的渔船,左军夺了渔船,慢慢将兵马轮番渡了过去,他们流落在外,钱银兵器总是随身携带,所以根本不用回港口取行装,直接跑路便是。

刘子光只有二百人,接收港口就够麻烦的了,哪里顾得上追捕宁王,新加坡港内货物堆积如山,桅杆如林,海员成千,城堡内还有一些女眷和小孩,本来那些船只还想趁乱溜走,可是船只实在太多,拥塞了港口的出口,一时间弄得大家都出不去,再加上招商局的战船已经抵达,几门大炮朝天一放,哪还有人敢逃跑。

招商局一共派出了五艘巡洋舰,三十艘货船,搭载了巨量的货物,水手也有上千人,都有刀枪火铳护身,招商局和西洋人的东印度公司一样,是官办的大型经济体,亦官亦商亦军,打起战旗就是大明官兵,收起旗子就是武装商人。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新加坡港的接收工作变得顺利起来,所有的俘虏都被缴了兵器集中在城堡外面的空地上,刘子光带着阿拉巴马殿下出席受降大会,给这些洋人讲话。

“新加坡的自由港地位不会改变,马甲多拉王国的主权也不会改变,但是从今天开始,马甲多拉王国将正式划为大明的藩国,受到大明的保护,经过和阿拉巴马殿下诚挚友好的谈判,大明决定驻军淡马锡,保护侨民,保护贸易,打击海盗,任何国家和团体的武装人员都不得登上淡马锡的土地,否则就是和大明作对,和我刘子光作对!”

阿拉巴马殿下也接着发言,他先表示了对大明军队的感激之情,说如果没有上国天兵相救,自己已经落入海盗之手,为了海峡的和平以及马甲多拉王国的未来,成为大明的属国是一件极其荣幸,求之不得的好事,他本人极度热爱中华文明,并且准备在国内政务不繁忙的情况下远赴天朝首都南京国子监留学去。〃

三千来人的小土邦有个狗屁政务要处理,摆明了是刘子光要赶人家走,好正式接管这个弹丸小国。

第六十九章 贩奴船

马甲多拉王国正式并入大明的消息一经传开,国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三宝太监的队伍又回来了,遥想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经路过淡马锡,壮观的船队给当地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从那之后,南洋土邦王族开始向往中华文明,条件比较好的诸如皇族子弟都不远万里送到南京去留学,条件一般的富户子弟就近到新汴京留学,反正大家都以沾上一点中华文明自豪。

最近几年马六甲海峡不太平,西边来的金发白肤洋人占据了巴达维,在马甲多拉也修起了城堡,海峡里的盗匪越来越多,人民的安全感越来越少,可是现在不同了,一场战斗重现了大明天威,昔日不可一世的西洋人瞬间就被打垮,上国的天兵从此常住淡马锡,百姓再也不用惧怕海盗和洋人,到爪哇或者马喇甲的亲戚家串门的时候也可以骄傲地说:“我是大明属国人。”

海战中俘虏了不少英军水手,城堡里也有很多放下武器的西洋人,对这部分人的处理工作刘子光采取了分类对待的方式,由于英国人率先向天朝挑衅,罪不容恕,所以没收所有英国zf在淡马锡的财产,拘押所有参加过针对天朝军队战斗行动的人员,但是英籍的妇孺不在此列,平民的财产也可以保留。至于其他诸如葡萄牙、荷兰等国的水手,虽然也参加了军事行动,但是属于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别有用心的英国人蛊惑起来的,所以不予追究。

这个处置令所有人满意,即使那些英国战俘也觉得天朝对他们开恩了,因为他们有听说,东方人喜欢用鬼头刀砍战俘的脑袋地。其他国家的水手更是欢欣鼓舞,新加坡还是原来的新加坡,自由港的政策没有改变,而且以后大明招商局的货物可以抵达新加坡,省得他们跑去广州泉州进货了。

英国人在新加坡经营了五六年,港口、城堡、还有货场上堆积如山的货物,这些都成了刘子光的战利品,这趟差事不是受了朝廷的指令前来,完全是自己干的私活,当然不用上缴。马甲多拉归入大明是他随口敷衍阿拉巴马的,这个弹丸大的小国家就是上书到理藩院也不会有人搭理,朱由校也不会接见阿拉巴马,天朝上国虽然喜欢万国来朝的气派,也不是什么小土邦都收的,想等朝廷正式发来册封诏书那得猴年马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