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开始拔脚回营,有人一带头,众人立时便随着同走,虽有那犹豫担心的,却也只得随着人流一同去了。这人潮来的快去的却更猛,不消一会功夫,这数百兵士便走的干净。

袁崇焕长叹口气,知道今晚总算是应付过去。他知道若不是因张伟送金而让他许诺发粮,只怕今晚必然是血染长街,就是引发全城动乱,亦是可能。想到此节,对张伟大是感激,又担心张瑞取金遇到意外,忙转身入内,向张伟问道:“张将军,贵属下取金至今未归,可需派人去接应一下?”

张伟笑道:“不需如此。我料那街角的乱兵走完,我的属下便会出现。想来他早已回来,只是看到这边混乱,没敢露面罢了。”

袁崇焕终究是不大放心,到底又派了满桂的一队骑兵,沿着张伟所说的客栈方向前去迎接,又见满桂仍是骑在马上,便向他道:“满将军,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位将军,此番解决欠饷一事,他居功甚伟。”

那满桂闻言,向张伟一通打量,半响方道:“这毛孩子模样,能居什么大功了!督师大人,我那营中不稳,我还是早些回去安抚的好,您看如何?”

“也罢,你快些回营去。”

那满桂在马上向袁崇焕躬身一礼,便向马屁股狠抽一鞭,带着属下骑兵们风驰电掣般去了。袁崇焕生怕张伟不悦,忙向他笑道:“这满桂是个蒙人,粗鲁惯了,有时连我也看不在眼里,张将军休要怪罪!”

张伟笑道:“下官哪有这般小气,满将军急着回去压制军心,也是谨慎从事的美意,督师大人该当褒奖才是。”

袁崇焕叹一口气,道:“我自从兵部职方司主事任上到这辽东领兵,这些年来从未遇到这种事情,真是让将军笑话了!”

他正在嗟叹,却听那张伟大笑道:“大人请看,这却不是我那属下押着金子过来了?”

袁崇焕一听,急忙扭头一看,却见那街角处有十数人押着一马走骡向督师府前而来,仔细一看,打头的却不是那张瑞是谁?心中大喜,向张伟道:“此番当真生受将军了!”

张伟亦是笑嘻嘻还了一礼,待张瑞赶着走骡进了府院,当众劈开骡背上的麻包,那金光灿灿的赤金条子滚将下来,袁崇焕悬在半空的心也随之落将下来,随手捡起一块金条,向张伟笑道:“这金银之物之好,到底还是未节,若是太祖初年定下的军屯制度完备,养百万兵不费国家一丝一毫,又何需这些呢,令人可惜可叹啊!”

第二十八章 出使满清

他原是随意发的感慨,却不料张伟正容答道:“督师此话下官不敢苟同。自汉唐以降直至本朝,土地兼并就没有停止过,官员侵占奴役军士的事也屡见不鲜,可见不是人的问题,实在是这种制度本身就不可行。”

“哦?将军的话当真让人不解,那本朝太祖高皇帝兴国之初,军人屯田一年收获的粮食可有上千万担,自给之余还能充足国库,又怎能说这种制度不对呢?现在军屯败坏,还是所用非人罢了。”

“不然。屯田之事始于汉朝,为的是屯垦戍边,可汉朝军屯兴盛不过数十年,旧屯之地便被放弃,唐朝府兵初始也是极盛,全国六百余府,平时操练,战时出征,唐初大战,尽是依赖府兵之力,至玄宗时,张说奏请废府兵,因为调兵符下发,竟然无兵可调,败坏至此,难道全是所用不得人的原故吗?本朝卫所至万历年间,有巡抚清军,竟然有千户所只余一人的情形,难道全天下的卫所官员都是十恶不赦的小人贪官?”

见袁崇焕默然不语,张伟又道:“这屯田制度只不过是急切间的非常措施罢了,普天下没有兴旺过五十年的屯田,便是明证。下官不是要与督师大人折辩,实在是不敢赞同大人所说。工商足以富国,富国方能强兵,下官愿以此语赠大人。”

见袁崇焕虽是凝神细听的模样,却显是没有把自已的话听在耳里,张伟在心中叹一口气,原指望与袁崇焕联手,以贸易富辽东,造成袁势大割据辽东之事,看来是不可行了。

当下便自嘲一笑,道:“下官是商人出身,满嘴不离铜臭,教大人见笑了,大人这边诸事平定,下官却想向大人讨个人情,未知可否?”

“请张将军讲来,只要本官力所能及,无不应允。”

“大人,我想向您讨个情儿,把这些军官放了,如何?”

袁崇焕为难道:“这些人与普通兵士不同,杀之不忍,放了失之轻率,日后恐不好带兵……”

“大人不需为难,这些军官想来就是免了一死,也是削职为民。都是百战勇士,甚是可惜,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