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所有人小心戒备,先把抓来的人看牢了。”成公英很快就冷静下来,迅速发出指令,“即刻命人回陇关,向北宫大人报讯,就说粮食已经到手,并无差错,但是只恐陈仓官军知觉,请他尽快进兵,掩护我们。”

成公英嘱咐完了,却猛地省起:“行前老边交待过,阉宦意yù我们和皇甫嵩死拼,说不定故意泄露消息与官军,万一此刻有官军前来,岂不是要糟?”

想及此处,成公英不敢迟疑,嘱咐副将留在原地看守,又分出一千人,亲自带着去寻小老虎。他却不知道,此刻正有一小部同样出自凉州,却归属朝廷的jīng锐骑兵正朝他们的方向急速赶来。两支互不知情的人马很快就会遭遇,凉州叛军与三辅官军的大战,将会由两个同样初出茅庐的小将率先打响。

第五十四章 遭遇(二)

就在成公英动身之际,小老虎和张绣的两支队伍已经迎面撞在了一起。

双方的遭遇十分地突然。小老虎和张绣两个都将手中的人马远远发散出去,好尽可能发现敌人的踪影,身边只留下十几名从骑;结果当张绣带着身边仅有的十来名骑兵从路旁山丘脚下转出来时,赫然发现,一支人数相当的队伍已经从另一个方向来到了山丘下。

突然的遭遇让双方都是一阵惊愕。看到对方明显不是自己人的装扮,小老虎与张绣同时朝对方发起了冲锋。这种时候,狭路相逢勇者胜,转身后退,只能让自己变成对方的箭靶子。

距离太近了,来不及张弓搭箭,只有用刀枪分出胜负。

两支人马呼喊着朝对方杀去,没有任何恐惧,只有一种嗜血的兴奋;双方同样出自凉州,都曾经经历过在凉州残酷的战斗,显得熟悉而又陌生。

两家人数都不多,第一次交锋的过程短暂而激烈。张绣第一眼就找上了惯于冲锋在前的小老虎。张绣是凉州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祖厉平叛,千里投奔三辅,只凭手中一杆长枪,一路杀将过来,不知扫落多少强贼恶党;在他眼里,小老虎这种十来岁的小毛头,实在不能称之为对手。

相对于张绣的长枪,小老虎用的长刀只能算短兵器,就马上交战而言,完全处在劣势。

两马迎头相遇之际,张绣一声轻叱,手中的长枪犹如毒蛇吐信,直刺小老虎胸口,倏忽间已到面前。没有任何花巧,只有速度和jīng确。对面的少年叛将似乎没有反应,张绣几乎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了,只要再眨一眨眼睛,下一刹那就可以将对手刺落马下。

小老虎看着刺来的枪头,甚至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枪尖上一点凌冽的寒光。张绣极尽速度和自信的一枪,在小老虎眼里毫无威胁可言。持刀的右腕毫无预兆地一抖,长刀以极小的幅度扬起,刀背准确地在枪头处一拍。

“铛”的一声轻响,在骑兵冲锋的呼喊声中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已经荡开了张绣志在必得的一枪。在几乎成功的那一刹那失手,让张绣的心神出现了极短暂的一丝错愕。枪杆上传来的力量之大,令人想象不到会是如此微小的动作所带来的。

荡开张绣长枪,小老虎没有丝毫留情,刀锋轻转,同样一个小幅度的挥刀动作,向着张绣迎面斩去。凌厉的杀招与之前微小的动作幅度十分不相称,这也是王越数年来jīng心教导的马战刀法,不靠腰力、无需蓄势,只凭着手臂的力量——完全是为小老虎的特质设计的刀法。

动作幅度越小,出招的速度就越快。这是王越正式教小老虎用刀时所说的第一句话。

“在凉州打仗,最常见的就是骑兵交锋。两马交错时,能有多少时间给你出招?一击不中,等你变招时,就已经和对方错过了。什么花招都是虚的,靠的就是你的速度和临机应变的反应。”王越当初就是这么说着,给小老虎手臂上挂上了水碗。

“你的臂力和韧劲比常人强得多,只靠着臂力出刀,就足够杀伤敌人,这是你的天赋。你的臂力让你可以用更小的动作,更快的速度,发出与常人相当的杀伤力;只要能练出来,将来遇到马上交锋时,除非对手早有准备,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在你手中撑过一个回合。”

小老虎将老王越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他也一直是这么干的。张绣所引以为傲的速度与jīng准,在小老虎面前被彻底地打碎了。张绣在交手的第一回合就陷于下风。

迎面斩来的刀锋让张绣感到了死亡的恐惧,从后脊梁升起一股寒意,透彻心肺。娴熟的马术和过人的反应救了张绣一命,几乎是下意识的一仰身,整个人向后躺在了马背上;刀锋几乎就从他鼻尖上掠过,锋寒彻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