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老边微觉诧异,而后向北宫伯玉等人摇了摇头,让他们放松下来,自己又向前走了一小步,温和地说道:“拿去吧。”

小孩儿犹豫不决,不肯上前。老边干脆将药囊放在脚下,而后连退了五六步,拉开了和小孩儿的距离,只是用温和的笑容鼓励着满怀jǐng惕的小孩儿。小孩儿环视着场中诸人,毫无预兆地向前一窜,抓起药囊翻身就跑,彷佛一只受了惊吓的小野兽,很快就消失在草丛中。场中诸人面面相觑,不知作何言语。

“这孩子,应该不是jīng怪,应该……是个人吧?”李文侯好似求证般看着老边。

老边默然而立,听着远处断断续续传来的低沉虎啸,突然回到篝火边,拔剑连砍,砍下一只大羊腿来,说道:“我过去看看那个孩子。”

北宫伯玉大惊:“你疯了,那边还有一头大虫,你过去岂不是连羊腿一块喂了它吃。”韩文约也劝道:“不过是个野孩子,与老虎为伴,山林为家,随他去吧。”

老边笑了笑,道:“或许就是缘法,我一见这孩子就觉得有缘。”众人闻言皆不以为然。这“缘法”一说随着佛教传播而广为人知,凉州是佛学入中土的第一站,凉州人知道佛教的不少,但是皈依信佛的还不甚多,北宫伯玉等人杀伐决断,更是不信佛家之言,对老边的说辞只差嗤之以鼻了。

老边提着羊腿,无奈地恳求道:“伯玉、胖子,跟我一块过去。总不能让我一个人去,真给老虎叼了怎么办?”

“叼了去拉倒,省的给我招麻烦。”北宫伯玉愤愤不平地拿上硬木大弓和佩刀,站了起来;董卓呵呵一笑,在衣襟上抹了抹双手上沾的油污,提刀跟在老边和北宫伯玉身后。北宫伯玉还不忘叫上一队卫士跟随在后,以策万全。

山间夜路难行,纵然有虎啸声指引方向,依然容易陷入迷途;依然繁密的树木枝叶遮蔽了头顶的星空,山风带起阵阵寒意。

北宫伯玉在前方领着jīng干斥候开路,稍后些李文侯亲自打着火把照顾老边这个书生,口中不住怨念:“我可告诉你,一会儿要是老虎跳起来吃人,我可先走,莫怨我不救你。我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朋友,白天再去不好么?”

老边边走边喘着粗气:“到了白天,怕是那孩子就走了。”

“不就是个野孩子,走了便走了。”李文侯扶着老边的胳膊,防着他突然什么时候就跌倒下去。

“说来容易,只是怕rì后心中不安。”老边艰难地在茂密的杂草丛中跋涉,“那孩子听得懂人话,想来并不是自幼长于山中,必定是家中遭了变故才流落山林的。那孩子我一见就觉得亲近,能帮就该帮上一把。”

后面的董卓声如牛喘,仍大笑道:“老边,你什么时候也学得这般婆婆妈妈。”他身宽体长,在狭隘茂密的林间行走,着实不轻松。李文侯、韩文约一块笑出声来,连老边自己也是自嘲地一笑。

进山二里有余,虎啸声渐行渐近,忽听前方开路的北宫伯玉低声喝道:“到了。”老边jīng神一振,疾步上前,只见北宫伯玉与几个斥候缩身在几株大树后面,扶着树干侧身前望。远处几株松树下,一蓬长草被踩得乱糟糟地倒伏于地,草丛间只能看见一个硕大的虎头,一根小臂粗似的尾巴自草丛另一边伸了出来,不是摇动。一个小小的黑影团在虎头边,似乎在安抚着不安的老虎。

山间忽然吹来一阵轻风,老虎猛地打了个响鼻,转头朝老边藏身的地方看了过来,发出阵阵不同于前的低吼声,表达着愤怒的威吓。虎头边的黑影咻地跃起,盯着老虎咆哮的方向,目中微露寒光。正在张望的老边一接触小孩儿的目光,心里咯噔一下,微觉诧异:“这孩子好锋锐的气息,目光所至,竟仿佛刀剑伤人。”他也没有多想,直接一步跨了出去,提起手上已经变冷的羊腿,轻声说道:“孩子,我来给你送吃的。你饿不饿?”

小孩儿默不作声,纹丝不动地站在老虎身边。老边等了一会儿,干脆将手上的羊腿抛了过去。小孩儿依然没有动静,趴在草丛里的老虎摇摇晃晃站了起来,鼻子在羊腿上嗅了一圈,张开血盆大口咬了下去。

老边凭着晃动晦暗的火光,仔细观察着眼前的一孩一虎;此刻老虎大嚼着羊肉,硕大的虎头偶尔抬起来看看小孩儿,目光中似乎还带着一丝询问。小孩儿拍拍老虎的额顶,老虎便不再理他,继续啃食着羊肉。简单的动作当中,彷佛就已经做了无数的交流——这是一个奇异的组合,人虎之间有着旁人所不能理解的默契。

老边能感觉到对面的小孩儿稍稍去了些jǐng惕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