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小老虎疑惑不解地反问道:“有什么奇怪的么?他们在议事堂上争来吵去;不就是为了让别人听他的;不就是想着什么事情都由他们说了算么?只不过他们俩怀着一样的心思;谁都不服谁罢了”

成公英脸上一阵抽搐;只觉得心里堵得慌;他把事情前前后后想了一通;才勉强理清楚头绪;可是在那头老虎眼里;事情却是这么简单?连老边听到这个答案;脸sè都变得有些怪。

“你小子缺心眼?”成公英很想这么问一句。

第六章 议论(三)

第三更

成公英毕竟年轻;还不懂得返璞归真的道理。许多事情;看起来复杂;其实摊开来说;一点就透。不论一个人心里想着什么;其言行举止间难免会留下痕迹;所差别者多寡而已;小老虎心思质朴;以简就简;加以他敏锐的直觉;老边只是稍加提示;他就一眼看穿了韩、王二人的真实用意。

当然;这些本事;与老边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他只是听小老虎和成公英的转述;立时就能明白韩遂与王国的打算;这才是真正的老辣;不是稚嫩的毛头小子所能比的。

“看来;韩文约与王子邑;都是心急cāo切了;做得太过明显;连你们两个毛头小子都能看破其中用意。”老边大笑道。

不同于小老虎大大咧咧;心安理得接受夸奖;成公英一张脸涨得通红;几乎不敢只是老边。在成公英听来;这哪里是夸奖?分明是深刻的嘲讽。

不过;老边确实没有嘲笑两个年轻人的意思;在他看来;小老虎和成公英毕竟年轻;以前又一直在他羽翼之下;没有经历过这种权谋暗斗。要是面对的是放在明处的敌人;他们两个或许都能应对自如;但是面对这种台面下的争斗;他们两个还是太嫩了些。

“现在的联军;比起当初来;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老边娓娓言道;“当初在金城起兵;湟中义从势力最大;而我组建虎字营和英字营;兵力也不弱;当时的联军;说白了就是我和北宫伯玉、李文侯三家的兵马;韩文约还差了一些。他们几个给我面子;信得过我;所以我得以执掌兵权。那个时候;谁当主帅;只要我们几个人自己决定了就好——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老边对着两个年轻人;详细分说当前的局势;仿佛良师;在授业解惑:“兵败三辅;原先的各部兵马;损失都很大;伤了元气;一时半会儿;是恢复不过来的;这种时候;吾诃子、黄衍这些人来了;联军就分成了新、旧两部人马。新来的诸军兵马不少;加起来;足可以和湟中、河关等部落抗衡;他们有了足够的实力;岂能甘于寂寞?推举联军主帅这种事情;也不可能绕过他们。这说话的人一多;意见就多;谁都说服不了谁;事情就难办了。”

“所以;文约先生和子邑先生今rì的举动;都是为了搏得众人的支持?”成公英恍然道。

“说的不错;文约力主攻打冀城;是为了博取军功;借势上位;子邑……我倒没有想过;原来子邑竟也有干大事的心思。”老边喟然叹道;“不过细究起来;如今凉州军中;有足够人望为主帅者;也就是他们两个了;连伯玉都差了几分。”

小老虎闷声道:“如果你能好起来;就没有这么多事情了。”小老虎的话里;不仅有烦恼和郁闷;更多的是无穷的担忧。

老边却洒脱地一笑;坦然道:“年纪大了;比不得年轻人;这个伤;即便是好了;也已经伤了元气;无法再应付频繁剧烈的战事。但是前线总得有人指挥呀。”

成公英怕小老虎说多了更添感伤;忙岔开话题;问道:“边先生;你看文约先生和子邑先生;谁更适合掌兵?”

老边蹙起眉头;沉吟良久;“文约……估计大伙都知道;要说权谋诡计;他确实有几分本事;眼光也足够;但是于兵略一道;才具确有不足;而且行事也少几分果决。”因为是静室交谈;面前只有小老虎和成公英两个人;老边也无所顾忌;对韩遂的评价直白而中肯。而且;他也不愿意因为自己评价失误;而给两个年轻人造成误导。

“至于子邑;品行、才干;都是不凡;在凉州也极得人心;不论声望、人脉;都足以把他推上盟主之位;问题是;他从来都不曾接触过军伍之事;只是这一条;便难以服众……”

军队是讲究实力的地方;打起仗来;就等于把脑袋拎在了手里;随时都会掉——谁敢把身家xìng命交给一个不通军务的外行人?至于说有人天资横溢;无师自通;没打过仗的人一上阵就智谋百出;所向披靡;那纯粹就是梦中呓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