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韩遂侃侃而谈;小老虎听着先是惊奇;而后又觉恍然;韩遂和王国之间针锋相对非止一rì;恐怕互相之间再熟悉不过了。

“这也是我和王子邑最大的分歧所在。道不同不相为谋啊……”韩遂感慨道;“子邑兄自有一番雄心壮志。听着似乎大气磅礴;可若细究起来;其实一厢情愿罢了。”

今天的韩遂极尽坦诚;说起凉州大计慷慨激昂;“凉州之乱其实并非始于今rì。一百多年来。凉州羌乱频发;烽火不绝。纷扰时多;太平时少。不过;无论羌乱声势如何浩大;终不免兵败的下场。因为凉州的贫瘠;以凉州一隅之地;绝不可能与天下相抗衡。”

“那子邑先生力主占据三辅;不正是一个好办法?”小老虎插口道。

“非也出兵三辅不仅无益;反而是促我等速死的败招。”韩遂将王国的计划批得一文不值;“我纵览史书;尤其是凉州历次羌乱之事最为上心;我发现了一个怪事;每次羌乱时;叛军势力越是兴盛;波及地域越广;朝廷平定叛乱的决心就越是坚决;最终叛乱消亡得也越快;叛乱首领的下场也越惨。反而是那些势力不强的;叛乱只局限于凉州境内时;朝廷却是迁延推诿;这样的叛乱总能坚持得很久——百余年来;莫不如是。”

韩遂继而又把话头转回王国身上:“若是依王国的作法;大举出兵威胁三辅;甚至兵临长安城下;只会促使朝廷痛下决心;全力讨伐凉州。这样的局面;于凉州有害无益。”

“依文约先生的意思;我们就应该老老实实缩在凉州;等着朝廷来收拾我们?”小老虎对韩隧的论断颇不以为然;以他的xìng格也是万分不能接受这样“窝囊”的主意。

韩遂笑道:“於菟;你的眼光只看到了凉州;却没有看到整个天下”

小老虎冷笑道:“天下?我一直听你们说天下大势;依你们的说法;这个天下还不是和凉州一样乱?”

“说得不错;正是因为天下大乱;所以才给了我们偏安一隅的机会。”韩遂意兴风发;“你想一想;在皇帝和朝廷的眼里;是关东腹心之地要紧;还是凉州这样一个荒僻边地要紧?如果同样面临乱局;皇帝会先保住哪一个?”

不等小老虎答话;韩遂就断然道:“必定是关东关东富庶;是大汉朝廷命脉所在;其间得失关乎大汉生死存亡;而凉州又算得了什么?凉州百年烽火;朝廷上不止一次传出放弃凉州的建议。在皇帝和众多公卿眼里;凉州不仅无足轻重;甚至已经是大汉朝廷的包袱;许多人做梦都想扔掉这个包袱。所以啊;只要我们不过分刺激朝廷——比如打到长安把皇帝的祖坟给刨了——朝廷就会对凉州的乱局睁一只闭一只眼;至少也要等到他们安定了关东局势;才会轮到我们。”

“那我们就是要做割据凉州的土皇帝?”小老虎冷笑道;“这就是你说的;凉州的前程?”

“当然不是”韩遂断然否认;“於菟;我刚才问你的问题;其实也问过老边;你可知道老边是怎么回答的?”

小老虎神情凝注;摇了摇头。

“老边只说了八个字……”韩遂沉声道;“量力而行;顺势而为。”

“什么意思?”小老虎有些挠头。

“到底是老边呐;比所有人都看得明白。”韩遂怅然道。“他其实早就知道;凭我们凉州的实力;不足以和朝廷对抗到底;所以才说量力而行;老边不希望我们和朝廷死拼到底。有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今天下大乱;朝廷无暇顾及凉州——这就是天时;而凉州地处偏远;去年张温惨败之后;短时间内;朝廷再无力劳师远征——这是地利。既有天时地利;我们就可以保存实力;坐观天下成败;甚至可以与朝廷议和。逼迫朝廷让步;承认由我们掌控凉州。”

小老虎失笑道:“文约先生;你才是一厢情愿吧?朝廷能够和一群反贼议和?”

韩遂大笑道:“怎么不能?我们兵强马壮;朝廷又鞭长莫及。不论朝廷承认与否;凉州实际上已经被我们掌控。我们肯主动低头;至少名义上凉州还是朝廷属下;皇帝有了台阶可下;也就保住了颜面——他们有什么不乐意的?”

“至于长远以后……”韩遂面带冷笑。“天下之事尚未可知;就像老边说的;顺势而为。如果当真有了机会;谁又敢说;我们不会真的打进三辅。攻占长安呢?”

韩遂一番长篇大论;让小老虎为之默然良久。许久才问道:“那和你结交烧当羌有什么关系?”

听到小老虎的疑问;韩遂脸上露出欣喜的笑意。他自觉自己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