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依旧是在书房,苏敬正十分洋洋自得地告诉了苏昭宁他的决定。

“你上次说的话很有道理。你母亲腹中就是一个弟弟,日后我总要老,少不得你弟弟要靠这些姐夫。你的婚事,我是不用担心了。就是柔惠有些不争气。”

“但是,总算我不止两个女儿。我已经想好了,就让颖颖提上你原来的位置,跟着柔惠嫁去礼部尚书府。”

纵使对她父亲的荒唐早有准备,苏昭宁此刻仍不敢置信地问道:“父亲说的什么,替上我的位置,跟着苏柔惠嫁去礼部尚书府的是谁?什么叫替上我的位置?”

苏敬正暂还不知道苏昭宁与骠骑将军府的婚事会不成。是以,他头一次这样和颜悦色地同苏昭宁说话:“就是你嫁去骠骑将军府,柔惠和颖颖嫁去礼部尚书府。这样日后,你的弟弟也就有了依靠了。”

“父亲可记得颖颖今年多大了?”苏昭宁心底一片冰凉。

苏敬正迷茫地回想了一下,并不能记起幺女的年纪。最后,他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答道:“总之女儿家都是嫁出去的。她能跟着她姐姐嫁到礼部尚书府,那是她的福气。我与你母亲也商量过了,颖颖嫁过去就不要做妾室了,做平妻吧。”

“你以后也是将军夫人了,mei mei去做妾室,说出去总是不太好听。再说了,日后你弟弟也不好说有个做妾的姐姐。”苏敬正觉得自己甚为宽厚。

苏昭宁咬着牙道:“父亲您可真是一个好父亲。”

第一百一十七章 论对付正妻的手段

上一次,苏敬正同苏昭宁说,要让她这个嫡长女去做人妾室时,苏昭宁的心还会痛。

这一次,他说出如此荒唐的话来竟想把苏昭宁六岁的mei mei苏颖颖嫁出去做个平妻时,苏昭宁已经对这个父亲没有任何感觉了。

不会再有尊敬,也不会再有失望。

她再也不对这个人有任何期许。

苏敬正听了苏昭宁的那句讽刺,犹不自知,甚至颇为自得。

他用自认为慈爱的眼神注视着苏昭宁,吩咐她道:“我即将再为人父,为子女多考虑是应当的。好了,这一次为父替你mei mei定的是平妻,所以你也就不要闹别扭了。上次同你说的,徐氏那库房钥匙你等下就交到你母亲手中去吧。”

在苏敬正看来,自己如今这态度显然是十分慈爱的,他甚至都可以算得上是在哄这长女了。

这可是大姑娘坐轿头一遭了。

而让苏敬正满意的是,苏昭宁这一次并没有和他跳脚反驳。

苏昭宁望了苏敬正一眼,淡淡答道:“父亲说的很有道理。只是那库房里混乱得很,容女儿收拾一番后,再将钥匙交与母亲。”

苏敬正吩咐此事显然是小黄氏又扇了枕头风的缘故。他自己作为长安侯府的二老爷,背靠大树好乘凉,根本不把发妻那点嫁妆放在眼里。

听长女应了,苏敬正十分满意,便让苏昭宁出去了。

离开苏敬正的书房后,苏昭宁并没有回房,而是直接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日文昌阁送来的板栗镇纸到了苏昭宁手中后,苏瑾瑜特意叮嘱了他二妹一句。

“二妹你避之不及的那小道长似乎在文昌巷安了家。我近日每次去那边都能看到他。你若是不想遇到,日后就不要去那条巷子。”

苏昭宁想到那小道长“乌鸦嘴”的功力,确实是很想躲避对方的。但如今,她却觉得,知道这样一位“乌鸦嘴”小道长在哪里,也是一种福气。

她父亲苏敬正今日提及的婚事,十之**是成不了的。

周家从来不曾真正想过要再和长安侯府结亲,这是其一。

不考虑苏敬正的仕途,就是为了苏瑾瑜的仕途,长安侯爷也不会让府上两个嫡女嫁给同一人做妻,这是其二。

但是,只要小黄氏仍在苏敬正心里,那么她们姐妹,随时随地就有可能再陷入这样危险的处境。

毕竟,嫁作妾室he ping妻算是丢了整个长安侯府的脸。但若是嫁给一个权贵之家做续弦呢?若是嫁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做正妻呢?

婚事之上,为人父母的想要子女吃上苦头,那真是太容易了。

苏昭宁以前总不想做一些事,是因为她虽然失望过,但是仍尊敬苏敬正这个父亲。

可近日苏敬正的两个连续决定让苏昭宁幡然醒悟。

一个根本没把你当女儿的父亲,你又何必再把他当父亲?

在心底彻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