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是的,这笔沉积下来的钱,我们完全可以自由支配,可以拿来放贷,收取利息;也可以做生意,赚取回报。”白雅铭两手一摊道:“但是朝廷并没有赋予交子铺放贷的权力,我们必须遵守朝廷的规定,所以这些钱一直在沉睡。”…;

其实这是在给脸上贴金了。陈恪、李简他们都在汇兑之后,准备存款时,遭到过白雅铭的诱惑,连词儿都是一样的……这些钱如果你们存在交子铺,每月都要缴纳不菲的保管费,但如果交给我们来打理,不仅费用全免,我们还倒付利息,而且我们会提供全额担保,无风险、有回报,还随时都可提取,还犹豫什么呢,亲?

陈恪甚至严重怀疑,那‘不菲的保管费’,也是一赐乐业人捣得鬼,目的就是假公济私,逼着人们把钱交给他们打理。

不过这终究不是个长久之计,传出去对一赐乐业人的名声也不好,所以他们才会与陈恪一拍即合,准备成立一家自己的银行,正大光明的从事放贷业务。

而且尽管只占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但他们打得好算盘……己方是铁板一块,陈恪这边,必须要找很多合伙人,才有可能凑够二百万贯的本钱。到时候,如果真出现什么冲突,自己只需要拉拢对方一个小股东,立马就能上位。

对犹太人的操行,陈恪太了解了,这些人是遵守合同,但总是在钻规则的漏洞,想在不违反合约的情况下坑人。但谁让他没本钱自己起步呢?而且他也没时间和精力完成积累,为了迅速提升实力,也只能借鸡生蛋、和他们合作了。

好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自己这边,只要自己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谅他们不敢耍花样。

~~~~~~~~~~~~~~~~~~~~~~~~~~~~~

“正是确信这是种盈利的方法,我们便决定和陈大人,合伙开办一家汴京钱号。”白雅铭道:“这是个稳赚大钱的行当,单靠放款便可以坐收巨利。而且在放贷给各行各业时,我们会掌握大量的商业机密,这又会使我们投资无往不利。”说着看看陈恪道:“大人有句名言说得好,银行业,是一个以十倍的本钱,撬动百倍资金的行业。”

“我们现在了解了钱号的道理,也对它的前景充满了信心。”李简几个小声交谈几句,问道:“但还是不明白,该如何应付眼前这关呢?难道是有多大碗,吃多少饭?”

“那不就露馅了?”陈恪笑道:“做银行的,都是些骗子,要是让你知道他没钱了,他就彻底完蛋了。”

“这么说,至少得有一千五百贯的本钱,才敢开业吧?”李简道:“咱们刚开始,也没有资金沉淀的可能,只能用自己的钱。”

“错了,跟你说三点。”陈恪屈指道:“第一,买地和盖房之间,是有时间差的。不要忘了,京里正在大规模的为百姓重修房屋,这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几乎所有的施工队都被征用了。所以大户们买下地来,也只能先等着。而且因为地价太高,不排除有很多人家,会缓一二年才开工。所以不会同时出现一千五百万贯的需求,据我估计,先期只需要七八百万贯即可。”

“而且,这七八百万贯的需求,也不会同时出现,因为包龙图采纳了我的建议,将整个地块划分为居住区和商业区。基本原则是,居住区归大户们,商业区则由官府买扑。这样,先期进行的居住区招买,五百万贯是个定数,而大户们必然会自己解决一部分,所以我们有三百万贯便可撑过开头。”

“第三,鉴于都是以万贯为单位的大交易,为了保证客户的安全,为客户提供方便,我们将允许客户将贷到的款项存入钱号,只凭存单进行交易。”陈恪狡诈的笑道:“同时,我们向储户支付高额利息,鼓励那些卖房的百姓,把补偿款依旧存到钱号里。这样最少会有二三百万贯的存款,沉淀下来,可以抵住买扑商业区的资金需求了。”…;

李简心里终于实落了。他看看几个老兄弟道:“我说吧,咱们得离开老家,在四川,上哪去听这种见识的?”众人纷纷点头

“怕是在整个大宋朝,你都听不到。”陈恪笑道:“只有我和一赐乐业人懂这个道理,现在你们相信,我们是三点具备了吧!”

“相信!”李简几个重重点头道:“我们这就赶紧回成都去取钱!”

“也可不必。”白雅铭道:“你们只需要写个授权书,半月之内,你们成都交子铺的钱,就能转到东都交子铺。”

“这么方便?”李简几个这下明白,陈恪为何要拉上一赐乐业人一起了。

“知道人家的厉害了吧。”陈恪看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