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 (第1/4页)

王凯请赵宗绩到校场北面的议事厅中歇脚,一进去便见鲜花锦簇,桌上摆满了新鲜的水果、精致的点心。每把椅子还套了椅套,透着浓浓的形式主义。

谦让后,赵宗绩坐了上位,环视众人道:“昨天,大都在步军司衙门里,听过宣旨了吧?”

“听过。”众将轰然道。

“那就闲话后叙,此次本人奉旨清查各军员额,”赵宗绩款款说道:“之前在衙门的审查发现,禁军兵籍管理弊窦丛生,揭去旧数而不存按检、以致兵数皆无籍可考。”顿一下道:“故而,只能采取用发饷的花名册,对人头的笨办法来清查。”

众将正襟危坐,王凯不好意思的解释道:“三衙里都是丘八,却不如文官们办事精细。”

“官家有言在先,既往不咎。”赵宗绩点点头道:“从今往后,会派专员来打理档籍,当然,这跟我此行的差遣没关系,我只管员额相符!”说着看了看司马光。

司马光便打开厚厚一本花名册,沉声道:“宣武上军额定十营,一营五百员,共五千额。目前因老病退役,增补未及,实有兵四千九百七十员。”

“还有一百三十人告假。”宣武上军的秦指挥使补充道:“请假都是经过军部批准,有据可查。”

“回头将名单送一份过来,待归队时,再命其到步军司衙门报道。”王凯出声道。

“还有……”秦指挥嗫喏道:“司衙的数字,和实有兵员有出入,本军只有四千五百二十员兵卒。”

“唉,混乱,太混乱了。”王凯老脸无光的摇头道:“老脸都给丢尽了。”说着对赵宗绩道:“这多出来的员额,核实后只管注销,不必看我的面子。”

“多谢步帅深明大义。”赵宗绩脸上有了笑,对司马光道:“就先按四千三百九来查吧。”

“是。”司马光点点头。

“秦指挥,劳烦将将士们集中在校场上,”赵宗绩道:“我的人要点数。”

那秦指挥看看王凯,待其点头后,便起身应诺道:“喏!”说完便退出议事堂,不一会儿,就听到一通鼓响,原先喧闹的校场上安静下来,只听到如蚕食桑叶的沙沙脚步声。

“我大宋禁军训练有素啊。”听着外面的动静,赵宗绩道。

“呵呵……”王凯老脸一红道:“唉,校场上就是练出花来,也都是些假把式。刀不饮血。一上战场就出丑。”

“步帅过谦了。”赵宗绩淡淡道:“辽人也有几十年没打仗了,大家都得适应。”

“是啊,”王凯笑道:“老夫是上过战场的,但从西北战场下来,也有十好几年了。要是突然上阵,也得适应好一阵子。”

说这话,秦指挥进来禀报,队伍已集结完毕。

赵宗绩便对司马光道:“有劳了。”司马光领命而去,陈恪也跟了出去。

校场上鸦雀无声,黑压压数千官兵,钉子似的整齐列队。

司马光和陈恪身后,是东西两府和三司的官吏、皇城司和北海郡王府的侍卫,加起来统共二百来人。

司马光看看陈恪,陈恪笑道:“我是跟着来看热闹的,啥事儿也不掺和。”

“哦。”司马光点点头,看了他一眼。意思是,那就闪一边去吧……

司马光的目光扫过己方的一干官吏兵丁,沉声道:“诸位,小王爷将此重任交付在下,在下只能不辱使命。若有得罪之处,请多海涵。”

他本身官阶高,相貌也威严,众人就有点怕他,现在听他说话十分客气,竟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于是齐声应允。

“逐行清点人数。”司马光一声令下,士卒们扯起长绳,一行行间开宣武上军的兵卒,官吏们便一行一行的清点。有初检有复检,还有专门记录的看上去十分专业。

两盏茶功夫,结果汇总出来,报到司马光这里:“共计四千三百九十员!”

“一个也不少哇。”负责清点的官吏笑道。

“点名。”司马光却沉声道:“一都一都的点!”一指挥下有五都,一都一百人。

“人数不多不少。”秦指挥不满道:“还点哪门子名?”

司马光冷冷看他一眼,秦指挥竟打了个寒噤,仿佛心里那点隐秘,全都被看穿了。

“点名。”司马光又重复一遍道:“点完一都离开一都,不要再回到校场了!”

“唉,多事……”那秦指挥只发了句牢骚,倒没再阻拦。

于是点名开始,官员抱着花名册,叫第一都人马上前,开始唱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