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 (第1/4页)

总理再次沉默了,如果说这是王浩最初的想法,那只能说他的思想崇高,已经达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要是说这不是他的真实想法,却在王浩的眼神中看不出一丝一毫,有其他隐意的表示。

他——究竟要做什么?

难道他疯了吗?

不是,绝不是,总理仿佛猛然间在王浩身上看到了什么,这个愣头青呀,竟和当初自己年轻之时一样。

心中想的全是怎么去为自己辖区的老百姓们服务,怎么才能为他们解除困难,怎么才能让他们过得更好,怎么才能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他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作用,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使命。一个官员,一个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的好官。

那其实应该想到的不仅仅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帮他们解决困难。想的还应该是,怎么上位,怎么能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

怎么样拉拢与团结其他势力,怎么才能在自己身边聚集起一股志同道合,一心向上的团体。

一个官员,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官员,绝不可以孤军作战。团队精神是尤为重要的,也是必须要有的。

只有走向更高,才会看得更远,责任与使命才会更加艰巨。能为老百姓们解决的困难,处理的问题才会更多更重要。

可是现在,他,还是个愣头小子,还没有长大,还是站在自家的院子里,欣赏着自己培育的花朵。

一室之幽兰芳香,怎能传得更远,要的是到处鸟语花香。心之大,广达四海,心之容,包罗万象。

正在这时,医生办公室的门突然之间被挤开了。趴在门外偷听谈话的贝家叔叔伯伯们扑倒在地上。

他们惊慌失措,却又焦急万分!

“总理,王部长,俺代表俺们老贝家求您了!

王市长真的能治了俺侄媳妇的病,俺们老贝家至此以后,生生世世给您,给王部长,王市长立长生牌位,早晚跪拜!”

说完十几口子大男人一起跪在地上,不管不顾的砰砰砰的磕起了响头。

头磕的相当给力,只两三下,额头就见了血了。在铮亮光滑的精品瓷砖地面上,留下鲜艳的血迹。

总理猛的跺了一下脚不,心中愤恨的说道。

“都给我起来,还要不要治病了。难不成都想住院吗?

王浩,你给我说,你有把握吗?什么时间可以手术?”

王浩身形一震,表情严肃而又坚定的说。

“只要我和白玲谈一次话,做通她的思想工作,使她重新获得生活的希望,照目前的情形来看,随时都可以进行手术。”

“还不去,我就在这等着,不过晚饭你可得给我准备好了,反正已经天黑了,到明天早上,能下手术台不?”

王浩身子一挺,表情坚决地说。

“能!我请总理吃甜沫!”

噗!

医生办公室内,三十多个**眼瞪小眼!请总理吃甜沫,俺那个娘呀,不要这么小气好不好!

甜沫是牡丹市传统的一种稀粥,是一种以小米面为主熬煮的咸粥,牡丹人又俗称之为“五香甜沫”。

在牡丹市的众多小吃中,甜沫是最价廉物美的“招牌”名优小吃。甜沫的来历乃是明末清初。

因天灾战乱,大批难民饥无可食,有一家田姓小粥铺,经常舍粥赈济,灾民互相传告,来粥铺喝粥救命者增多。

粥铺难满众求,便在粥内加入大量的菜叶和咸辣调料。灾民每当端碗盛粥前,见煮粥的大锅内泛着白沫,便亲切地称之为“田沫”,就是田老板赈舍的粥。

正巧当时有一外地来牡丹赶考的落难书生,也来此求得此粥,食之甜美无比,心想“甜沫”之名果不虚传。

后来书生考取功名做了官后,又专程来再喝甜沫时,已无昔日感觉,问其因,老板答称甜沫实是“田沫”,田姓之粥的意思。

官员恍悟,当初只听音而未辨字迹之误所致,于是题写“甜沫”匾额,并吟诗一首:

“错把田沫作沫甜,只因当初历颠连;阅尽人世沧桑味,苦辣之后总是甜。”从此这种带咸味的粥便叫“甜沫”了。

看到众人表情各异,总理微皱眉头。王福山正是s省之人,当然知道何为甜沫!可不便说出,只能在心中苦笑。

好一个酸腐的臭小子,竟敢拿甜沫糊弄总理。不过用心一想,也就释然了。甜沫——田沫,岂不是引申为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