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女娲那边一副不干她事的架势,黎理倒是略有所思:“这一点我当年完全没有注意到过。看来这个位面的人族已经是在外来圣人们庇护之下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原本历史上事情并不是这么发展的。”

“我对封神演义研究得不多,而且诸多传说故事里情节都有很大差异。”某人毫不脸红地等待着黎理地详细解释。

于是当惯了军师的柔弱少女也只得先来段背景介绍:“……具体过程不多说,总之四海龙王和石矶是分别出现的。而且当年的哪吒远不是石矶对手,是把人家引到太乙真人地盘上才解决了麻烦……

“打不过,跑得过么?那这次为什么……“整个陈塘关差不多被龙王们用水围满了好呗?”

“说到这里,我以前一直很奇怪哪吒的土遁是谁教给他的。”

“要你管?”

虽然现在控制身体的并非哪吒本人,但黎理居然也拒绝解释,这一点其实还蛮奇怪的。

“笨蛋。如果不是因为偷偷练习土遁搞到灰头土脸不**样。怎么会想到跑去河边洗澡的,又怎么会被龙王三公主当成男人地?”不用说。这一成解释九成讽刺地显然是萝莉女娲。

说来也奇怪,这个小丫头从她出现的那一刻起,似乎就没有给过林繁尘任何直接帮助。但如果忽略掉她任何一句微小提示地话。很多事情就算加上黎理,林繁尘也很难找到正确地解决方案。

这,大概是迟来了整整一世的接班人教育罢,林同学有时候也这么自嘲地想着。

其实他心里隐隐约约也有另外一个答案,而且从新娘装妲己的来去匆匆看,恐怕那个“力有未逮”才是女娲故作幼稚叛逆言行的真正解释吧……

所以他虽然在嘴上一直陪着女娲在玩。实际上还是很注意倾听妖族圣人观点的。

于是,这次他便以一句“刑侦高手”换来了哥特萝莉的“别说哪吒了,就连头顶上这三波人里,又何尝不是灰头土脸地?”

灰头土脸?

看着上面那一个个如同封神小说中描述的华丽造型,林同学实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龙王石矶或者太乙真人们同上面那四个字联系在一起。

不过,如果女娲的“灰头土脸”并不是单指字面上的意思,而要结合起“……令龙宫三公主不辨真面目”的解释来看呢?

越正常的地方其实越反常!

在这个位面里明明很多事情都和传说,和黎理的记忆中不符,偏偏上面这一大堆人的外貌衣着之类严丝合缝半点不差。这本身就太过诡异了吧?

经过女娲的提点,林繁尘很快便发现了这些古怪之处。而且衣着之类还在其次,明明在原著之中。属于天庭,阐教,截教三方不同势力地人从一开始便在造势立威,现下这些位恨不得连交代场面话都要设静音结界……

这完全和所谓的气运之争不对,应该说是外来圣人们的放牧习惯完全不符合啊。

如果是按照原有地仙道法门,应该是越在黎民百姓前显示出的威力越大,才能越增加他们的畏惧敬仰之心。像现在这样出现时声势十足,转眼就雷声大雨点小的场面,想让人不生疑心也难不是?

当然。这些疑惑纯粹是林繁尘的眼力不足造成的。同样的场景在女娲的眼里,可以轻松地分辨出四海龙王实际上只有东海一家,其余皆为假冒。石矶,太乙的境界则根本与“原著”中天差地别……

大家又都不是傻子,自打一照面起,人数最多借口最私密地那一方就反而成了最心虚的,石矶和太乙真人又彼此忌惮,就连地上那最不成材的李靖,背后也隐隐约约露出了燃灯道人的身影。

忽悠人类当然是必须的。可在大家背后势力本身就在勾心斗角,既是互相不知底细,又想维持表面平和的大前提下,头顶这种故作高深的表现自然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这理解是女娲的理解,智慧如黎理那样顶多也是半理解,至于某石头转世么……

好在笨人也有笨人的办法:“看不懂就别看了,既然他们非得要在空中摆威风,那咱们索性直接去找地面上地哪吒完事。万一这胆大妄为的家伙又试验土遁溜了怎么办?”

果然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个建议就连女娲也隐约有些佩服了。

没错啊。这里毕竟是平行世界,而与洪荒世界中最有可能产生因果干涉的本来也应该就只有哪吒一个。想要“解决问题”的话。先从“根本”处着手是最理智的。

头顶那三角或者四角既然看起来短时间内没有散会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