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1/4页)

鄱及参5牟澈;坪H粗涣粝�20几艘船。就是因为江北和天津的水下沙坝是鞑靼人最好的海防设施。

北中国只有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无大河淤积的泥沙,海岸便于登陆,而攻击辽东半岛经济效益明显不如山东。

巴纳比很快就知道张鹏飞的决定,他有7艘船,船长会议也就是7名成员。

疤脸罗杰斯用匕首敲敲桌子,吸引船长们的注意力。

“中国人是不是疯了?我听说登州是北中国最主要的要塞。”

巴纳比桀桀笑了几声,“疯子好,我喜欢疯子的计划。”

“首领你是认真的吗?”

“认真不认真不重要,亲爱的罗杰斯。我只知道登州是山东半岛北面最有钱的城市,而钱是最重要的东西。”

“这……首领。”

“罗杰斯,除非抢到西班牙宝船,不然我们海上抢船能搞几个钱?想想看,打下一座城市,会有多少钱在向你招收?”

“难道我们不应该先派人摸清楚那座要塞的兵力布防情况再攻击吗?”

“我亲爱的兄弟,张曾是那座城市的指挥官之一,他了解要塞的每一处设施。”

“可那已经是10年前的事,只有上帝才知道期间发生了多少变化。”

“恩,我承认你说的没错。不过我还是决定与他们一起出击。”

“为什么?”

“因为我是比你更成功的船长,直觉告诉我,我们一定能赢。”

“****”

巴纳比看着其他的船长,“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赞成”“赞成”

……

船长会议通过。

巴纳比咧嘴一笑,扭头对罗杰斯说道,“亲爱的罗杰斯船长,你的船留守营地,我们得在这里住上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你得把家给安顿好。”

“******”

抗议是没用的,罗杰斯的双桅船和各船留守人员共140人看家,巴纳比率580人加入张鹏飞出征的船队。

为简化指挥结构,张鹏飞留下全部朝鲜兵和900明军,再给守军留下17条战船。

其余3600官兵乘坐50艘战船驶出海洋岛。

张鹏飞敢打登州坚城,当然有他的理由。

鞑靼人建威消防,选取天下要害城市部署绿营兵。

登莱3营陆师由鞑靼人在1644年设立,编制很大,三营相加兵额近万。这是继承了明朝登莱镇、登莱巡抚的历史传统。

山东绿营兵在鞑靼人南下中立下汗马功劳,临清、沂州两镇绿营死死压住了当时驻守在淮西的南明刘泽清镇,直到最后收降数万明军。柯永盛率领的绿营临清镇甚至向南一直打到赣州,夺下了对后来局势发展影响深远的要塞。

绿营分散驻扎在各个汛地,弹压地方。绿营不仅是野战部队,那只是绿营诸多属性中的一个小方面。更多时候,绿营兵是维持治安的警察、整修河道的杂役、做点小生意的商人。

每逢战事,皇帝老儿发下出征行装银,从各个汛地抽兵,这里抽4,5个兵,那里抽7,8条枪,凑个2,3千兵,这就是大军了。

山东绿营在鞑靼人进攻南方的战事中经常被抽,尤其以运河沿线战斗力略强的部队为主。这样在军饷分配、战后补充上,山东巡抚、总兵们肯定优先考虑西面的野战部队。

登莱三营长期拿不到足额军饷,生活很苦,病亡逃亡也得不到补充。登莱巡抚被裁撤后,沿海绿营兵没了帮他们说话的人,生活就更苦了。

绿营战兵足额拿饷,一年也只有24两银粮的收入,这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温饱,他还要从这些收入里面拿钱出来购买军服、火药应付日常训练,完全不够花。

登莱这3个营剩下的兵力不足1644年设定兵额的一半,只剩下3,4000人。就是这点兵,还要分散驻扎在大半个胶东半岛的汛地上,这个烟墩两三个兵,那个所城二三十个兵。

这肯定不够,所以山东维持面上的海防依然要靠卫所。

明朝后期有2大毒瘤,宗室和卫所,所谓文官士绅与这俩世袭贵族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明朝在卫所世袭军官身上消耗了无数社会资源。

卫所世袭军官家族既有人继承军职,也有人考科举做文官,同时掌握地方文武大权,形成一个可怕的卫所士绅体系,这些卫所军官家族优免徭役不纳田赋,山东更是全免徭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