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 (第1/4页)

可能减轻背包重量,使背包里面只有一件衬衣、一双鞋子、一个领子、一条毛巾、一个火镰。每个连增配9匹驮马,多余辎重由驮马背负,这很够了。

一个师的战马编制将由3000匹上升到3800匹,相应的人员也突破16000人。在旅一级增加勤务分队,增编一个猎骑兵中队以保护多出来的辎重纵列,这样,旅的合成化程度比之前更高。

下午,守序走进训练场,参与到士兵训练中。他一身猎兵军服,从远处根本分辨不出与普通士兵的区别。

有几次,路过的士兵甚至认为守序是负责新兵训练的伍长军士之一,时间一长,“小伍长”这个绰号不胫而走。

整个1656年余下的时光,守序都在军营里渡过,密集的训练课程直到1657年南风起,雨季来临。

第3章 混成旅

偌大的陆军作战室,墙上挂着两幅地图,一幅中国全图,一幅两广地图,精度超出任何明朝或是鞑靼人手中的舆图。

梅登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发出回音。

“要开始了吗?”

“恩,我们先试试那有多难。”

梅登低头抿了一口酒,“男人的伟大就在于不断扩充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

“这是谁说的?”

“亚历山大。”

“真的假的?我记得铁木真也说过类似的话,而且亚历山大更喜欢男人吧?”

梅登耸了耸肩,“天知道,反正我小时候起,别人就这么对我说。”

“算了,是不是他说的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会是征服者。”

“你计划带多少兵去?”

“新兵还要再训练,我打算抽调原第1团为基干成立一个混成旅。”

“具体兵力呢?”

“4个步兵营,2个胸甲骑兵中队,锡克骑兵团,3个炮兵连。”

“什么时候走?”

“看海军编组护航舰队的进度。”

“海军派了3艘四级舰,斯特林很看重三亚铁矿。”

“石禄铁矿更大,品味上佳,那是优质稀缺的战略资源,我们绝不能放弃。”

“也是钱。鞑靼人禁止铁器出口,我们现在是南洋最大的铁器销售商。”

“所以元老院默许我们派出志愿军。”

梅登点点头,“荷兰特使三天前到了首都。”

“哦,他们说什么了?”

“今年1月28日,荷兰使团从北京回到广州,他们在中国待的时间可真长。”

“结果呢?”

“鞑靼皇帝未批准荷兰所要求的与中国自由贸易的权利,而且使团回到广州后,尚可喜与耿继茂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

“怎么讲。”

“荷兰使团到北京时,尚可喜的人很热情。等荷兰人从北京回来,广州的鞑靼官员却避而不见,尚可喜借口牙痛,耿继茂借口身体不适。”

“也就是说,荷兰人送出去最少16万两白银现金与海量的礼物,却一无所获。”

“不止这样,荷兰使团翻译在广州被谋杀了,很诡异。”

守序抬起酒杯,冷笑一声,“鞑靼人。”

“荷兰总座马特索尔科邀请我在适当的时候访问巴达维亚。”

“你怎么考虑?“

“去。“

“距你上次出使巴达维亚快16年了。”

“是啊,上次出使时,我代表一个弱小的海盗共和国。”

“而现在我们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会告诉荷兰人,与其用巨款贿赂鞑靼官员,不如把钱投资在我们这里,我们去做他们在广州办不到的事。”

守序嘴角泛起微笑,“不,执政官阁下。不是你去告诉荷兰人,而是我们用大炮告诉荷兰人我们的能力。”

“大炮“,梅登咽下一口酒,“是的,我们现在有很多大炮了。”

守序新任的副官推门进来,“二位阁下,军官们都到齐了。”

“让他们进来。”

此次出兵部队营以上军官列队走进作战室,制服笔挺,马靴锃亮,骑兵军官的马刺踏在地板上,吭吭作响。

领头的两个中校团长都不满30岁,年轻是军官们共同特征。

梅登看着下面一张张坚定的面孔,感慨道,“都是些好小伙子,他们让我想起了年轻的岁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