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这几日,谢家的门槛都要被来拜访的人踩烂了,慧馨每天都坐在正厅里接见来探望的亲朋。为怕别人说谢家目中无人,卢氏天天都拉着慧馨亲自招待来人。慧馨嘴角抽搐地揉揉额头,咋以前没发现谢家有这么多亲戚朋友在京城呢……

赏赐的东西摆在前院里,每个来拜访的人都能看到,慧馨本来不同意这样做,但谢睿和卢氏坚持这是谢家几辈子修来的荣耀,要让整个家族都感受到这份尊荣。见谢睿夫妻坚持,慧馨只好让步。

慧馨和侯爷成亲的日子被定在两个月以后,卢氏这边已经开始为慧馨准备嫁妆,看样子,慧馨的这份嫁妆怕是比当年慧嘉出嫁时还要丰厚。卢氏兴冲冲地把大把大把的钱财花出去,慧馨瞧着她的样子眉头跳个不停。

虽然这些日子的高调让慧馨有些不适应,但她心情还是很好地,只有一件事让她想起来有些无奈,江宁那边传来消息,谢老爷谢太太会来京城为慧馨操办婚礼,还有谢家其他几房的太太也会过来参加婚礼。不过他们都过来也好,正好有些话要说开,上次慧馨跟谢睿说让他当家的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地。

过了几日来拜访的人渐渐少了,慧馨松了一口气,但慧嘉的伤势也好了。太皇太后那边派了御医来给慧嘉检查了伤口,第二日宫里就送了信过来,三日后会有人来接慧嘉入静园。

谢家一下子又陷入了阴霾之中,下人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觉得这几日府里三位主子的脸色都不好看,大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得小心翼翼地服侍。卢氏为了慧嘉的事,谢府这几日直接闭了府,偌大的谢府一反前几日的热闹一下就冷清了下来。

倒是慧嘉脸上没什么变化,一见了慧馨和卢氏便同她们谈佛法,反过来劝解她们想开些。

到了日子,宫里来的人是夜里来的,慧嘉的包袱已经整理好了,来人却不允许她带包袱,说是平安堂一切不缺,况且慧嘉是去出家的,这些俗物都不需要了。慧馨看了来人一眼没有说话,把慧嘉手里的包袱接过来放下。慧嘉所带的东西里最重要的便是慧馨给她的两封信,她把这两封信贴身放着,所以包袱带不带倒是无所谓。

而慧馨这边却是想着,静园和平安堂不是一块铁桶,回头她去皇庄那边打听一下,找人把包袱给慧嘉捎进去并不难。

慧馨看着载着慧嘉的马车渐渐远去,目光有些茫然,她想起了小时候,因着年龄的关系,慧嘉是除了慧琳之外跟她相处时间最长的姐姐。还记得那年慧琳出嫁后,她们跟着谢太太去大召寺祈福。慧嘉借了本《宁州八记》给她,当时慧嘉对她说了什么来着,慧馨有些记不清了,但是她却还记得当时便感觉慧嘉的性格太过激进不是幸事,是不是从那个时候起就注定了慧嘉今日的结局……

对于慧嘉的感情,慧馨一直都觉得很复杂,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两姐妹冷战,那时候慧馨确实对她很失望,但是后来却又很同情她。说起来,她如今能得到平乡君这个爵位,皇上又很干脆地同意她和南平侯的婚事,这里头慧嘉起了很大的作用。慧嘉毒杀汉王的举动,无疑让顾承志更加信任谢家,更信任慧馨,而这个功劳无法落在慧嘉身上,皇上封慧馨为平乡君,里头有他的深层用意但也是对谢家的一种补偿。

虽然现在有太皇太后在上面压着谢家,但只要谢家熬到太皇太后去世,谢家出头是指日可待地。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慧嘉成就了慧馨,也成就了谢家。

对慧馨来说,慧嘉可以算是她的恩人,没有当年慧嘉嫁给汉王,慧馨永远也没机会进入静园,没有机会认识顾承志,更没有机会认识南平侯。所以慧馨此时总觉得自己亏欠慧嘉许多,才要想尽办法帮助慧嘉,改善她以后的生活环境。

慧嘉坐在马车里,最后一次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谢府,一滴眼泪顺着脸颊滑下。身后的谢府对她来说是陌生的,之前她从来没在那里住过,可是那里却是她的家,而且以后再也不能回到那里了。

载着慧嘉的马车走地皇庄那边的路,马车一直载着慧嘉在静园的北门停下。外头的人扔给慧嘉一件黑色带帽的斗篷,让她把自个裹了个严实。

到了平安堂的正殿,里面的人已经在等着了。慧嘉解下斗篷,主持上来跟她说了几句话便把她引到了佛前的蒲团前。

慧嘉跪在薄团上低着头,主持解开她的发髻,青丝如瀑般泻在她的背后。

主持口中念念有词,拿着剃刀一刀刀地把慧嘉的发丝削去,慧嘉闭着眼睛默诵着佛经。

太皇太后的人看着剃度仪式完成才离去,主持拿了一套灰色的麻布僧衣交给慧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