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羰兀�涸鸱朗劂炅骸K纬�木�癜傩彰且宰谠笪�诵模�绦�挚菇鹁�W约阂�芰肆恕!�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历代党争》第七章(5)

黄潜善、汪伯彦是很懂高宗心思的,于是一个劲的劝说高宗暂到扬州躲避。李纲遂劝谏说:“自古以来的中兴之主都把都城放在西北部,这样以来就可以占据中原并且坐拥东南地区。如果把都城放着东南部,就不能恢复中原的领土,也就失去了西北的地区。而天下的精兵好马斗争西北部。如果放弃了中原地区,金国人就会趁机骚扰中原的内部,到了那个时候盗贼也会群起作乱。到时候,陛下就是想恢复中原也做不到了。”宋高宗于是下诏巡幸南阳;任命范致虚做邓州知府,并安排修城治宫;营建抗金行朝。

这个时候黄潜善,汪伯彦仍主张宋高宗去扬州。李纲坚决不同意,说除非罢免了他。这个时候对宋高宗来说逃命要紧。至于李纲。宋高宗赵构本来是想让李纲帮自己压住台,好让天下的臣民将士都听自己的。可李纲这个人又很有些迂腐,一门心思用在打败金军、迎回二圣。用来组织一下大局是可用的,可金国人攻打过来了不让宋高宗逃命,宋高宗就不高兴了。这年八月,宋高宗就罢免了李纲,废弃了李纲的招抚经制二司。召回傅亮,把张所安置到岭南。一切李纲所规划的军民政策全部废弃。

太学生陈东上书宋高宗,劝谏高宗要以宗庙社稷、黎民百姓为念,不能总是逃跑。不要罢李纲的官职,应该罢黄潜善和汪伯彦。除了陈东,还有一个叫欧阳澈的百姓也给宋高宗上书。

宋朝的政治环境是比较宽松的,因为太祖皇帝留有遗训:不杀士大夫,不杀上书言事者。任何人给皇帝上奏折,不管对国家的战守大计,还是朝廷的大政方针提出自己的看法,都是没有死罪的。所以连一个没有品级的太学生,一个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劝说皇帝不要跑。

只是宋高宗去心已定,这两个人的上书把他给惹怒了。宋高宗身边那些一贯反对打仗,主张议和的奸臣们,看出龙颜不悦,便见风使舵地讨好皇帝说,随便一个读书人、一个老百姓,都想对国家大政品头论足,任意指摘,此风不可长。宋高宗问应该怎么办,黄潜善就跟宋高宗说:这样的人要是不杀的话,会妖言惑众的。必须杀掉。宋高宗沉吟半晌,于是下令杀掉这两个人。

应天府的府吏去陈东家里缉拿他时,陈东正在读书,他一看来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陈东说,你们别着急,我肯定跟你们走,不过我得先饱餐一顿。他吩咐家人炒菜烫酒,然后自斟自饮起来。用过酒菜,陈东说要去趟厕所,小吏面露难色,担心他趁机逃跑。陈东哈哈大笑,说我好汉做事好汉当,说了跟你们走就一定跟你们走,不用多虑。最后,陈东被带到了应天府,不久便被处斩。后来,欧阳澈也遭到了同样的处置。

宋朝本来是一个言论自由、思想开放的王朝,而且不杀士大夫,不杀上书言事者。但陈东二人被杀,却开了一个恶例。后来主和派之所以能够控制话语权,能够钳制言论,就跟这件事有关。中国古代人分四等,即士、农、工、商。宋高宗忘了一点,陈东是太学生,代表的是士林;欧阳澈是平民百姓,代表了农民,处斩这两个人,就把士林和农民都给得罪了。而且宋高宗迟迟不去迎回二圣,不思恢复中原,寒了王彦、王善等中原志士们的心;宗泽三呼“过河”而亡,朝廷没有任何表示,寒了守城将领们的心;主战派连连上疏要求高宗回来,高宗都不回来,寒了抵抗派的心。宋高宗的身边,就只剩下一群主和派和宦官,他处在一种空前孤立的状态下,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光杆司令了。在国家危难的情况下,宋高宗把不该得罪的人全得罪了。于是这个时候,宋高宗处在一种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中,对任何人都抱有戒心。 。。

《中国历代党争》第七章(6)

金国人听说宋高宗逃往南方了。就在燕山聚集人马,分三路向南进行侵略,东路由讹里朵与兀术率领自沧州境内渡河,先后攻占了青州、潍州等地;中路由粘罕率领自河阳渡河,先后攻占了洛阳、唐州、邓州、郑州等地;西路由娄室率领自同州渡河,攻占了同州、华州、长安、凤翔等地。

第二年(建炎二年)正月。金国人进犯东京,宗泽带兵多次打败金兵。金国人离开后。宗泽上书请宋高宗回京。宋高宗不予答复。

这个时候,宗泽招抚的河北群盗都投降了。和州防御使马扩也在真定五马山招兵买马(在今保定道赞皇县东)。听说宋徽宗的第十八子信王赵榛还在民间,就推举他统领众义军。河东,河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