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4页)

让世之有才者,皆为吾所用。怜才的高宠对于周瑜,已势在必得。

“宠帅,周瑜和小乔姑娘已到了枫桥!”高宠策马出得胥门,一名斥侯跑得满头大汗,急急的报道。

高宠一夹马腹,从斥侯身边疾驰而过,风中只传来他爽朗的大笑:“好——,等会儿迎了周瑜回来,升你为队率!”

枫桥畔,一轮明月悄然升起。

月下,一叶偏舟正掠波而过。

天上,传说中的嫦娥仙子抱着白兔正翩翩起舞,在她的一旁,憨直的吴刚正奋力举着斧子,砍伐着桂树。

明眸娇媚的小乔倚着船舷,定定的看着这一轮皎月,轻声低语道:“周郎,你说一个人住在月宫里,嫦娥姐姐她会不会觉得寂寞!”

周瑜挽了挽衣袖,伸手探进清凉的河水中,一股冰冷的感觉传到心里,这是一份难得的沉静,与小乔一起从乌程逃出的这几天,他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小乔深深浓浓的爱意。

“如果心中有爱,就永远都不会寂寞,不管以后怎样,嫱儿你记住,在我心里最深的地方,永远为你而保留!”周瑜伸出手,一颗晶莹的水珠从他的手上滑落,透着淡淡的光泽,滚落到小乔的指尖。

小乔的眼睛凝视着化开的水滴,道:“这是幸福,只要你我珍惜,就能把它挽留!”

“人言江东周郎倜傥风流,今一见果然如此!”随着这一声大笑,高宠飞快的跳下烈焰,蹬蹬蹬几步上得枫桥。

周瑜寻声抬头,隐约间见一人如玉树临风般屹立圆拱形的桥头,衬着天上的明月,直有说不出的洒脱气质。

“是高宠?”周瑜脱口而出。

高宠俯身微微一笑道:“昔日高祖据汉中时,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佳话,今日月明风清,宠不才欲效故人,不知将军可有意乎!”

“姐夫!”小乔的脸上浮现出信赖的欣喜,听到高宠这一句问话,小乔知道她原先担心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周瑜神情淡淡的一揖,道:“瑜非韩信,大人是不是看错人了!”

高宠听周瑜回绝,也并不以为意,只道:“将军虽非韩信,但却有韩信之才,宠与将军三载对决,神交已久,安不知将军之能,今已在岸上酒肆备下薄酒,还请不咎前嫌?”

周瑜正待出言推辞,身边的小乔却早已拉住了周瑜的手,连声道:“姐夫,你放心我们一定前去。”

高宠看着周瑜犹豫不决的神情,拔剑笑道:“二百余年前,汉将李陵出征大漠,遇匈奴单于主力,结果是血染沙场,五千江东健儿尽折于斯役,今二百年后,眼见着汉室危乱,江东子弟岂能窝居草莽之中,徒作惺惺之态!”

高宠这一句说得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异常慷慨激昂,李陵乃是汉武帝时飞将军李广之孙,曾统偏师入漠北,结果因为寡不敌众而兵败,李陵本人则被俘。当时对于李陵究竟有没有变节争论甚多,甚至一向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刘彻也听信了传言,误杀了李陵全家。

不过,这一切都无损那埋骨大漠的五千江东子弟的英名。

高宠身为江东的男儿,也时时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已。

这一段故事周瑜自然知晓,这一刻听高宠提及,不觉也是思潮起伏,难以平静,身为男儿,哪个不想着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好!就凭着你这一句话,这酒我喝了!”周瑜大声道。

枫桥酒肆,只是开在临河的一间店铺而已,临着河的那一面是步级的石板台阶,一旁还有穿着孔的石柱,这是用来系缆绳用的。

周瑜一边平衡着晃动的船舷,一边伸手将缆绳系好,随后细心的将小乔轻轻抱起,大跨步跃下船只,稳稳的落到石阶上。

“嫱儿,有没有吓着!”周瑜关切的问道。

小乔轻摇臻,娇嗔道:“没事的,我哪有那么娇惯,我姐夫在那边等着呢,过去吧!”

高宠端坐在廊桥的一头,案上只摆着两个酒樽,一个酒坛。

“来——,为了这三年的相互铭记,干了!”高宠一边朝着周瑜大声说着,一边仰头一饮而尽。

周瑜端起酒樽,不甘落后的倒入口中,答道:“三年生死别离,也够了,从今往后,大人可以再不用为瑜愁了!”

高宠道:“不错。将军若能身归,你我二人自当谈笑风生,不必相对愁眉!”

周瑜苦笑道:“恕瑜迂直,适才瑜只应了来喝一樽酒,可没应允要归附大人!”

高宠似未听见周瑜的话,又满了一樽酒,再干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