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崔琰确实是个人才,在他的努力下,各郡学校在十一月就初步建立起来了,由于学校对于召收的学生不问家世、不问士庶、不问贫富,也没有私学那般看重声望和门弟,一时间那些因为出身寒门而苦无出仕机会的学子纷纷加入。

“寒门子弟亦可登堂矣!”考虑到朝廷保守势力的反对,高宠采纳鲁肃的谏议,对于这一次用人制度上的变革并没有过多的张扬,但消息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不胫而走,从江南一直到中原。

在士族豪门不屑的注视下,数不清的落魄士族、寒门贫士带着对未来的希冀和憧憬,携家带口的一路南来,他们的到来,为高宠赢得了充分的人才储备,江东第一次因为一个小小的变革吸引了泱泱中原的目光。

这既让人感到惊讶,又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震慑。

在这方面,为招揽人才颁布过“唯才是举”的求贤榜的司空曹操比袁绍、刘表之流无疑更具长远的战略眼光,隐隐中高宠的迅猛展让曹操感到了后生可畏,所以,在看到高宠求荐扬州牧的上表之后,曹操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建安三年十一月一日,曹操出人意料的上朝进表,荐平东将军吕布为扬州牧,封平陶侯,同时命夏侯惇从小沛撤兵,并亲拟手书厚慰劳布,一时之间,吕布跨居徐扬两州,风头无量。一个人有时出风头太过,难免会飘飘然起来,吕布也一样。

在头脑热的情况下,他做出了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进攻合肥。

ps:科举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体现,虽然说提早了约三百年,但我想还是基本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任用崔琰别无他意,只以此章感谢一直对我支持的崔琰兄。

第三卷 荆楚情 第一百零五章 驱狼吞虎

十一月冬,高宠在稳固了江东的局势后,一面以6逊部为主力,抓紧对东阳的黄盖、蒋钦残部展开追剿,另一方面任用鲁肃为相国兼长史,统一管理内政事务,顾雍改任谏议从事,专门负责对官员绩效、任免、廉洁情况进行考评,而刘晔则卸了参军的职务,另任了司金别驾的职务,专门负责铁具、器械的研制生产,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当然就是霹雳车的大规模制作。

至此,高宠将州中事务分成三大部分,分别由鲁肃、顾雍、刘晔三大干才掌握,而在他们各自的属官中,崔琰担任劝学从事、许靖分管祭礼、许邵负责占术阴阳、仓慈出任仓曹椽、张昭负责外交,这些人事上的任命,给江东带来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革新。

与大刀阔斧的内政改革相比,在军中将领的任用上,高宠却并没有多做变动,除了太史慈痊愈后担任了重新组建的丹杨兵统领外,其余各支劲旅都还保留着原来的编制。而随着南方战争的基本结束,甘宁与朱桓两军开始向北集结,向兵力单薄的淮南一带靠拢。

十一月三日,正在秣陵筹划振兴江东大计的高宠意外的接到了广陵太守陈登的一封急报,信上说新任扬州牧,平东将军吕布己增兵寿春,不日将兴兵南下。与此同时,合肥太守刘馥也急派使者往秣陵报告寿春敌军的动向,淮南一时风雨飘摇。

“吕奉先疯了——!”听到这个消息,高宠心头只闪过这一念。

吕布,不再是那个在虎牢关前纵横天下无敌的吕布了,曹操仅用一个虚假的扬州牧就将他完全的蒙蔽,袁术败亡之后,高顺、张辽将檄获的玉玺、珠宝、侍婢一并押送到徐州,面对巨大的诱惑,吕布隐藏许久的一颗**的心再也遏制不住。

吕布有图江东之志!陈登在信中言简意赅,扬州牧——,其实谁都知道真正占领扬州的是高宠,而不是吕布,与高宠麾下会稽、吴、豫章、庐陵、庐江、丹阳六郡相比,吕布只不过占了区区一个九江郡而已。

“宠帅,紧急叫我二人来,可有要事?”徐庶从门外跨步而入,在他身后玉面春风的周瑜。

高宠将陈登的书信递与二人,道:“元直、公谨,以你们之见,当如何抵御强敌?

徐庶与周瑜皆是智略无双之士,高宠将他们留在身边,目的就是为了多多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从而避免再犯轻敌的错误。而高宠的另外一个考虑是周瑜新附,高宠军中将士对他多少还存有疑心,在周瑜未能服众之前,冒然让他领兵,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主意。

周瑜看罢,合上书笺道:“曹操这一计使的是驱狼吞虎之策,我等若是正面迎击,难免会与吕布拼得两败俱伤,到时候曹操就可坐收渔翁之利。”

徐庶面带忧色,颌道:“公谨说得不错,吕布骁勇,高顺、张辽两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