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第1/4页)

料嘟簧鹾竦穆砹肌⒀钜堑染O宀鸥芍�俊�

再往后是徐州庶族,当糜竺神色暗淡的正欲离去时,站在他身旁的简雍却一把拉住了他:“子钟,你怎么也要走!”

简雍和刘备都是涿县人氏,以追随刘备的时间计算,简雍仅次于关羽和张飞,这些年来尽管刘备命运不济,始终颠沛流离。但当刘备稍稍在益州掌握了实权之后,简雍立即被村为了昭德将军,就冲这一点,简雍也不会离开。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象简雍一样去想,起码糜竺不这么想,本指望能傍上刘备这个大靠山广开财路的糜竺在兄弟糜芳被杀之后,内心就已经开始动摇。虽说刘备是自家的妹婿,但这一门政治姻亲早随着糜贞的死去而烟消云散。

糜贞是在入蜀途中得了疾病而死的,女子单薄的身体毕竟无法支撑过长途的跋涉。

是离开的时候了!糜竺犹豫着还是移动了脚步。

与他有着同样想法的人见糜竺领头,纷纷也随同离去。在片刻之后,青衣江畔除了寥寥百余人外,已经冷冷清清。

“滚吧,你们这样忘恩负义的懦夫!”简雍不甘心的叫骂着,试图想把多日来的委屈一并泄出来。

“孔明、宪和、公佑,你们也去吧!”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刘备都没有转头看过一眼,最后他淡淡的说道。

“不,主公,亮还有一计,可以起死回生?”诸葛亮急上一步,朝着刘备一揖,道。

简雍和孙乾带着惊异和不信的眼神看着诸葛亮,现在的形势只能用“山穷水尽”四个字来形容。诸葛亮就算是神仙化身,恐怕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诸葛先生,你既有主意为何方才不说,现在众人皆散,只剩下我们几个,又能如何?”孙乾责备道。

诸葛亮轻咳了一声,沉声道:“公佑误会了,我这一计要是知道的人多了,万一被高宠得悉,那岂不又将功亏一篑。所以,我下面的计划只有对主公忠心耿耿之死士才能知晓。”

顿了一下,诸葛亮继续道:“主公,高宠既然得了蜀中,南方之荆扬益交四州皆为其所有。亮度其野心,短则一、二年,长则四、五年,高宠必会率军北上争雄。而中原朝廷却又为曹孟德把持,此乃鹤蚌相争之势,孰胜孰负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坐收渔翁之利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惜,我怕是等不到那时了!”刘备叹息道。

“主公不必担心,要瞒过高宠追捕的耳目其实不难,诸位请看此人是谁?”一边说着,诸葛亮转身命令随从押上一个被绑得严严实实的蒙面中年人。当这个人脸上垂落的髻被撩开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是谁?”刘备倏然一惊,因为他分明看到了另一个活生生的自己。

诸葛亮微微一笑,指着绑着的男子解释道:“主公莫要惊慌,他只不过是一个替身,当然也是我这个计划中最关健的棋子,下一步我要借用他的头瞒过高宠。”

“好一招妙棋,诸葛兄是什么时候留心物色的这样一个人物?”简雍笑道。

刘备面色丰腴,双耳垂轮,要找寻一个与他相仿的男子并不容易。诸葛亮若不是早就有心准备,此时断断不可能有此妙计。

诸葛亮没有多理会简雍的疑问,他对着刘备深深施了一礼,道:“事不宜迟,请主公赶紧将身上衣衫换过,待明日一早这青衣江中就会出现一具无头尸体,而我则要赶紧提着‘你’的头颅去成都邀赏。”

“诸葛军师,你可万万不能赶去成都,那里高宠早就准备了天罗地网等着捉你呢?”简雍和孙乾听言皆是一愣,随后极力劝谏道。

诸葛亮笑道:“两位放心,高宠不会杀我,他反而还会重用我。如果我不去成都献头,追捕的军队就会继续长久的围困这里,那时候我们谁都逃不出去。相反,如果我有机会留在高宠身边,一可充作主公的内应,二可探听掌握敌人的动静,只等时机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里应外合,举旗招揽旧部光复大汉。这般一举两得的差使,我不去谁去?”

至此时,刘备已明白诸葛亮是想用李代桃僵之计,先用假刘备赚取高宠的信任,然后伺机挑唆高宠和曹操两者争斗,等到高曹两人都拼得两败俱伤之际,再通知刘备振臂复起,到时候一呼百应,忠于汉室的义子仁臣将纷纷响应。

“可是军师,你诈降的意图万一被高宠识破,岂不是性命危矣——。”刘备心中本已熄灭的壮志被诸葛亮重新点燃,尽管他话里还有些担心,但眼神却已被希冀所充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