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 (第1/4页)

摹!�

虞翻慨慨而谈,先是适当的恭维了张鲁几句,随后就锋芒毕露,矛头直指企图扇动战事的也是之流。

“这——!”张鲁脸色稍霁,支吾道。

见张鲁态度稍缓,虞翻上前一步,大声说道:“若君师还有疑惑,翻还有一言相问:不知君师以为在天下海内的名声,你与荆州刘表、皇叔左将军刘备、讨逆将军孙策相比,哪一个更加出名?”

“自是鲁不及也。”

虞翻又问道:“不知汉中资粮多不多,武器是否精湛,士兵是否果勇,若是拿来和荆州、扬州相比,哪一方更加的厉害?”

汉中原先不过是隶属益州地一个郡,只是在张鲁占据此地之后,才渐渐的摆脱了益州牧刘焉的控制,拿一郡之地和人口众多经济达的荆扬两州相比,相差得不异于是天上地下。

“哼,凭你虞翻,还没有羞辱我的资格?”张鲁再也压抑不住心头的怒火,”挥衣扬袍站起,左右侍从立即一拥而上,眼见着就要架起将虞翻投入油锅之中。

面对死亡的恐吓,虞翻毫无惧色,大笑道:“想不到堂堂一方教的张君师竟也怕了我虞翻?”

“笑话,我怕你何来?”张鲁道。

虞翻整了整衣冠,沉声道:“那君师不妨稍等片刻,且听我说完。翻方才两问并非有意羞辱,而是希望君师及汉中有识之士看清楚目前的形势,从客观形势来说,与占据了荆、扬、交、益四州的我主比起来,汉中不过一弹丸之地。无论从人口、经济、人才各方面比较都难以占得上风,唯一能凭持的也不过是有利的地形罢了,我家主上高宠,智略盖世,用兵如神,前有席卷荆襄壮举,后有西定巴蜀之谋,此两者皆君师亲见听闻。今西凉马与我主结盟,三路大军已逼至西城、陈仓、阳平关,君师欲守孤郡,自料资粮,已知不足,若不早为计,悔无及也。”

这一番话说出后,厅上鸦雀无声,张鲁面色也是变幻不定,很显然虞翻之言击中了他的要害,而在有心南归的阎圃等人听来,更是暗暗喝采起来。

好半天,张鲁才颓然摆了摆手,道:“贵使一路劳顿,必定辛苦了,不如先休息几日,观赏一下南郑的大好景致。”说罢,张鲁不待众人开口,在侍从的携扶下回转了寝居。

对于这几句借故托辞,虞翻并不着急,他知道张鲁还在犹豫,要想坚定他的信心,还需要再加一两把火才行。

这火来自于蜀中的6逊和西凉的赵云、马。

建安十年三月十七日,得到高宠分令的6逊率一万精兵出剑阁,攻打汉中门户阳平关,守关的张鲁大将杨任、杨昂出关迎战,却被6逊利用诈败诱敌之计杀得大败。更严重的是杨昂被严颜一刀斩落马下,杨任也是身负重伤好不容易逃回关隘。若不是阳平关地势险峻,一夫挡关,万夫莫开,6逊大军早就杀入了汉中谷地。

祸不单行,就在张鲁惶惶不定之际,三月二十五日,又有消息传来,西凉骑兵沿着驿道杀向雍州腹地,就连长安一带也是风声鹤唳。子午谷这条最后通向关中的道路也告断绝,至此,汉中与外界的联系尽被切断。

建安十年四月一日,走投无路的张鲁终于接受了高宠提出的条件,在这之后虽然他依旧会是‘汉中之王’,但却只能有职无权安享晚年了,这样的结局对于张鲁来说,也未尝不是最好的结果。

四月七日,6逊引兵进入南郑城,杨松等人闻知兵到,仓皇出逃,却在半道被张嶷追上,押送回南郑。

兵不血刃的拿下汉中,对于高宠来说意义重大,从战略上来说,取得汉中的统治权意味着高宠正式将南方、西北两个战场连成一片;从政治上来讲,张鲁的投降也极大的动摇了汉室在广大有识之士心目中的地位。

除此之外,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虞翻也让高宠眼前一亮,凭着这一趟汉中之行的表现,虞翻博得了江东众臣一致的好评。

以广陵——寿春为东线,以荆北——汉中为中线,以凉州为西线,高宠通过一连窜的扩张顺利的将曾归属于各个诸侯的南方诸州统一了起来。从地域范围看高宠的势力已凌驾于曹操之上,等待他们的马上就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

这是英雄的杀场。

也是英雄所向往的归宿。

高宠无法逃避,曹操同样也如是。

第四卷 蜀道难 第二百一十七章 海上冒险

六月末的江南,滚滚热浪已经开始席卷三面抱山的金陵城,只有北面靠近江边的埠口处,还能有丝丝凉风随带着江水袭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