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巫山会神女?”太平公主明知故作不知回头问婉儿:“这是什么意思?”

婉儿抿嘴一笑道:“他呀痴心妄想,天仙配呗!”

太平公主娇作猛然恍悟,含羞笑了:“哪!”她正视吴子璋:“你就把枕头垫得高高的,去做你的大头美梦吧!”

裴炎陪着武则天谈笑着走来。

太平公主拉着婉儿迎了过去,躲在婉儿身后指着吴子璋:“母后,他就是叔公纪王爷夸讲貌如潘安,才同子建的吴子璋!”

“学生吴子璋叩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吴子璋和四位儒生伏地叩拜。

“都站起来吧!”武后打量了一下吴子璋,和霭地说:“吴子璋啊,今日东宫皇太子奉旨亲临招贤馆,代皇上去慰藉你们这些五湖四海来的鸿儒贤士。吏部尚书裴大人特地来接你们五人回馆驿。不误你们的召见,也不辜负圣上和皇太子对你们的关怀。你们去吧!”

太平公主欲阻拦:“母亲……。”

武后将公主拉入怀内暗暗制止。

吴子璋微微回顾,与公主四目相向,才怏怏地随裴炎而去。

几个老儒正陪着李弘在假山坪上,谈今说古,言谈投机,气氛很是融洽。

裴炎领着吴子璋等几个青年书生匆匆而来。在裴炎带领下,向李弘参拜。

李弘以手示意让裴炎起身后问道:“裴尚书不在吏部衙门,你到这里来做什么?”

裴炎暗向李弘投递眼神,谎言道:“微臣随皇后娘娘去公主行宫别墅赏花赴宴,得知殿下奉旨来慰藉贤士们,微臣禀明皇后娘娘,让吴子璋一伙学子一同赶来觐见殿下。”

李弘还不知裴炎用意何在,故而就话问话:“既然如此,我母后定然十分赞赏尚书大人你的诗赋了。”

“不不,皇后娘娘大加赞赏的,是纪王爷褒荐的吴子璋在纪王府赴宴时作的文章。”裴炎再次暗示:“他的文章出类拔粹,不同凡响。”

“吴子璋……”李弘这才略略注视此人。”

裴炎暗语明讲,当众告密:“皇后娘娘读之再三,爱不释手,连连夸赞吴子璋,他文若其人绮丽俊秀,人若其文不可多得。”

“如得其人,就能多得其文了。哈哈哈……”李弘也不露行迹,又明问暗探:“母后癖好敬贤爱才。一定要重用他了?”

“娘娘原想将他留在公主府中任撰修。是小臣启奏:且等吴子璋经过幽素举后,他若名列前茅。再因才任职,方能臣服天下贤能……。”

“你呀!”李弘为显示真正癖好敬贤爱才的是他自己,他故意当众谴责裴炎:“想我先祖太宗,设招贤馆,开幽素举,就是为了在科举外,榜外拾遗多得贤能。既然我母后爱才,你们吏部衙门任用贤能,就不能过份循规蹈矩,保守陋习了。众位老夫子认为是否?”李弘故作谦虚。众老儒嗯嗯啊啊,难应是否。

李弘语气一转,略带贬意:“其实,而今各州府褒举来的能人贤士,人才济济。我倒不信这招贤馆内,吴子璋能学冠群英,就那样人才出众。也许是我母后深住皇宫见识不广,一时偏爱了吧!众位说说,是不是这样!”

老夫子们久压心头的妒火,情不自禁欣然迸发,如蝇嗡嗡连连称道:“是啊,是啊……”

李弘心中厌恶眉心微绉,话又一转:“吴子璋要是真正文若其人,堪称上品。吏部又何需按陈规旧制,一定要按步就班,逐步进级。代王我就要按才任用,越级晋升。诸位老夫子,这可合乎古来尊士敬贤之道。”

老儒们又嗯嗯啊啊只闻鼻息,模梭两可。李弘盯视众腐儒见状故意捉弄追问一句:“是,还是,不是啊!”

众夫子这才勉强迎合,强作笑脸微微应声,见李弘面色严峻,才又高声相应:“是啊!是啊!”

李弘颇似严正:“文王渭水访姜尚,刘备南阳请诸葛,早已游不拘一格的榜样,裴尚书你也太谨小慎微了!”

向驿官:“快将吴子璋召来见我”。

吴子璋祸福难料,心里惴惴不安地躲在人后,这时无可奈何慢慢闪了出来,强作镇定迈步上前,举止儒雅地跪下,不卑不亢地参拜:“儒生吴子璋在此候驾。”

李弘先发制人,故意转向背面,侧身而坐,目不注视略带训斥:“闻听你恃才傲上,心目中全无祖师先贤,你是不是狂妄了一点!嗯?”

老夫子们兴灾乐祸,眉飞色舞频频点头。

吴子璋无故遭呵斥,虽已心虚却不露声色,,貌似虔诚地辩道:“馆内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