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由我母后亲自策问了!”

裴炎非常正经道:“王勃已不是神童,而是个满腹经纶,口若悬河机智善辩的栋梁材了。

“你可曾将他纳入你的吏部任职。”

“皇后娘娘亲自选中的奇才,她怎肯像吴子璋一样,又让殿下瞒天过海,轻而易举的纳入了东宫左春坊。”

“王勃现在何处?”

“若不安置在三省六部,又不宜立于朝堂,肯定封为朝散郎……”

“暂时安置在哪家王府中当舍人。这就好办了。你们一定要再将他先引进小王我的东宫。我到要看看他是个什么样三头六臂的金刚。”

曹达别有用心地说:“王勃不是个凶煞的怒目金刚,奴才亲眼见过,他是个身材魁悟,十分英俊的玉面伟陀。比那吴子璋品貌要高出三分。”

“你们要千方百计将他掌握在我手中!”

裴炎心计已如愿因此道:“武将虽难得,谋士更难求。殿下求才若渴,可心急握不住刚出炉的烧饼。此事要从长计议。”

曹达又计上心来:“殿下,王勃与吴子璋一见如故,情投意合,若命吴子璋为殿下操办此事,必然十拿九稳。”

李弘高兴了:“你就快去向他交待,若能使本宫如愿以偿。你们将都有重重赏赐。”

曹达兴冲冲而去,李弘又与裴炎亭中品茶。

说书人感叹道:文人永远是政客门争权斗势的资本,而文人学者又无法回避千变万化的*的风云。恃才傲物胸怀大志的王勃,自愿投入了危机四伏的宦海,谁知他这头班比小鹿死于谁手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集京都无处不知音

说书人调侃说: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若是官宦之家在京城,又是怎样一个情景呢。真可说四时八节多应酬,沾点喜气就挤破门。不信?您就看这自称四喜临门,王福畤尚书府这惊了天,动了地的风光吧!

说书人的音中之画,映现出:

锦衣绣袍妆扮得焕然一新的王勃,被嫂子婢妇们团团围住,啧啧夸个不停。

“哎唷唷,人夸潘安漂亮我没见过,我家五弟是活潘安!……”大嫂夸夸赞美。

“什么潘安不潘安。我若是那七仙女,一定不嫁董永嫁王勃!”二嫂大胆泼辣,嘻嘻哈哈。

三嫂也不让人:“人家都夸最好日子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家五弟赛过上金榜,更该入洞房,瞧瞧这新郎官的俊模样,谁都愿当他的丈母娘。”

“可不是!”四嫂也凑上了:“这个大媒我来保,全京城的富家小姐由你挑!”

王勃被嫂子们调笑得满脸通红,打躬捉揖:“嫂嫂,嫂嫂你们饶了我吧!……”

长兄王勉笑道:“闹发,闹发,越闹越发。谁说福不双至,我家尚书府就有四喜临门。”

二哥王劬表态:“全家热热闹闹,三天不分大小!”

三哥四哥拍掌附议:“五弟才华超群,定要让他名满京城。”

王福畤皮笑肉不笑,依然有杞人忧天之态,劝说道:“好了好了,好花没有百日红,甜果只是一时鲜,你们喜欢热闹,就关起门来小热小闹。千万不可惊地动天,风风雨雨撒落满京城啊!”

王福畤话音未落,远远就有鼓乐声喧,鞭炮雷鸣,由远而近。

家人匆匆来报:“启禀老爷,皇太子殿下差人来送对联,匾额。”

王福畤慌了手脚急忙吩咐:“全家门外迎接。”

尚书府门外,以王福畤为首,全家府外跪伏相迎。

曹达马前,丝弦笙箫鼓乐喧天,皇太子府内侍从们,竖打着一付对联,上写着:“沐浴天恩祖孙七进士,承袭帝德兄弟五登科”四人抬着的横匾上四个金字:“崇尚书馨”。

曹达下马宣读:“皇太子殿下着礼部尚礼王福畤起立听宣。”

王福畤由内侍掺扶起身,全家也起身躬立。

曹达继续宣读:“礼部尚书王福畤之父文中子王通,原隋朝国子监祭酒,崇尚礼教,以德育人桃李遍天下。忠孝治家,荫及儿孙。礼部尚书王福畤,不负皇恩恪尽职守,规范礼、乐、祭、祀,不误分寸时节;教子有方四子科举入闱,为国效忠;五子王勃更蒙圣母皇后亲临策问,册封朝散郎。

为褒扬王尚书诗书传家,皇太子殿下亲笔书写匾额四字:‘崇尚书馨’又书赐对联一付,上联为:‘沐浴天恩祖孙七进士,下联是:承袭帝德兄弟五登科。唯望尚书王福畤阖府,深感皇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