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1/4页)

武后哈哈大笑:“哈哈哈,你这奉命的劫持,不过是一场皇族家务事,东宫里太子小俩口子,小打小闹,不吵不闹就不热闹嘛!婉儿快将老将军扶到太师椅上。老将老将,原本是老虎,老了就成了老鼠。不服老不行啊!”

阎伯屿无可奈何:“老臣年迈,不中用了……”

“谁说你不中用了?”武后先打后优抚:“老马识途,不能冲锋陷阵就驮辎重,你还下不了疆场呢。”

阎伯屿直言粗语:“老臣自幼五大三粗,天生是个宁为鸡头不作牛后的犟牛,如今老了,娘娘留我当根牛尾掸苍蝇,还是……。”

“还是让你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养老说穿是安心等死。”武后一本正经的说:“我永不会服老,我要老当益壮的兴国安邦老有所为。你是开国有功,兴邦无过的两朝*,是哀家耳濡目染少有的忠义勋臣,是哀家的股肱重臣。”

阎伯屿感恩载德老泪横流:“士能为知已者死;臣是武将不能血战疆场马革裹尸,了效忠娘娘,任凭调遣万死不辞!”他又跌跪向前。

“哈哈哈”武后爽朗笑向阎伯屿:“哀家那能容你死一万次。牛老皮更厚,你若为哀家尽忠,也要留下你的皮,包成盾,制成鞭,捍卫哀家狠狠地抽乱臣贼子。阎伯屿听旨。”

“臣在。”阎伯屿挺跪听旨。

“哀家免去你九门都督之职,待命升迁去江西洪州(南昌)任都督。”

“谢娘娘宏恩!只是……。”

“起来回话,只是什么……不妥?”

“娘娘,纪王虽已昏庸,他也对皇太子这孙女婿已有猜忌……。”

“唉!我那皇儿李弘,远非李氏大唐昔日的孝子贤孙了……。”

阎伯屿不便明言:“这……京都九门总督重职……?”

武后明言了:“九门总督之职,哀家另有任命,李贤、李显过来,给阎老都督跪下。”

李贤、李显上前疑惑地跪下,阎伯屿避向一侧,敬畏地:“老臣当不得这皇天大礼。”

武后诚挚地说:“若无你等开国元勋,哪有李氏大唐的江山社稷。而今哀家有使命相托。你若真心应允,这些龙子凤孙替李氏的先祖先王向你叩谢,你完全当之无愧。”

“娘娘旨意,臣一定尽心尽力不负天恩。”

“在你赴江西洪州(南昌)之前,你必须将你的旧部老将们引见给二位太子,并带领他二人巡察驻守营地,熟悉各处城防布局。”

“臣不负王命,二位王子请起。”阎伯屿扶起李贤和李显。

“阎爱卿,你可知哀家为何将你升迁江西洪州(南昌)?”

“老臣原是先王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一同西征时的战将,滕王曾任洪州都督修建过一高阁。如今人去阁已空。娘娘也任命老臣去为洪州都督,是让老臣在滕王的阁上,享受荣华富贵。”

武后调侃道:“有福会享是真享福。你可不要像滕王李元婴仗着皇威,凭着战功,骄纵失德鱼肉百姓,政声狼藉误我子民。哀家放你去洪州,是放你这虎威尚在的老虎归山林,去镇狼狈,吓狐狸。”

“这狼狈之流是何人?”

“长孙无忌的至亲高履行。”

“这位反戈一击,背离了长孙叛党的高某,他不是远在剑南益州任司马吗?”

“再若容他在剑南纵情撒野,山高皇帝远,可能会养痈遗患了。他已升迁洪州为为刺史。你要为哀家鉴别,他是狡兔,是狐狸,还是结伙行奸的狼狈。”武后这才完成了沛王府之行的目的。

“臣定不负皇后娘娘的重任。”

“你可有他求?”

阎伯屿虔诚地起身躬请:“娘娘深知老臣行伍出身,稍有武略,缺文韬。娘娘慧眼独具,望求委派一位才学渊博之士,辅佐老臣。”

“你到是个谦逊的老将。”武后衷心褒奖:“好吧,满朝文臣任你挑选。”

太平公主按耐不住了:“条件是才华超群英俊过人,尚未娶妻的青年学士”。

李显插话:“这又不是挑女婿。”

太平顶了过去:“女婿有半子之靠,靠得住。”

李贤笑道:“若是阎都督招个上门女婿,那就有个十全十美,尽善尽美,完全可靠的辅佐亲人了。”

武后调侃道:“可惜阎爱卿不是挑上门女婿。”

阎伯屿起身奏道:“老臣一生争战沙场,年近花甲幸得一女。现已过及笄之期多年,尚且待字闺中,还望娘娘垂爱,为老臣这老闺女指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