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清帝国的繁盛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来,那就是人口,也正是在康乾盛世的时候,奠定了中国的人口基数——人口从1亿猛增到3亿多,到民国时期已经达到4亿。一个拥有三四亿人口的大国,这在农耕文明中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帝国从来没拥有过这么多的人口。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八章 第八次崛起:清朝十二帝没有一个不是贤君(2)

人口在今天看来是个沉重的压力,但是在农耕时期,拥有庞大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拥有庞大的实力,因为这可以为国家提供诸多好处:从事农业的人口很多,也就是说国家拥有深厚的基础;农业基础深厚,人口多,也就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了良好的支撑;有了庞大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拥有巨大的市场,因此国内商业和国际贸易都有广阔的前景;有了广大的人口和繁荣的第二、第三产业,也就意味着有广阔的税收财源,甚至军队作战也有了取之不尽的兵源。在那个仍然依靠军队规模取胜的年代,康熙之所以能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准格尔,都是因为他拥有雄厚的资源和财政收入。

满清解决北方问题的方法也是姻亲,但不是送一两个女人,而是实行大规模的通婚,或者说是用血脉融合的办法基本解决了北方蒙古的威胁,努尔哈赤的四个妻子都是蒙古人。满清皇族与东蒙古各部的姻亲关系非常密切,实际上满清皇帝的血液中有一大半都是蒙古血统,孝庄更是差不多成了满清和东蒙古的共主。这种民族血脉融合的办法其实比汉族的和亲政策和唐朝的以胡制胡政策更高一级,因为从血脉上进行融合,实际上也就是进行了真正的民族融合,所谓的民族融合实际上也就是全族通婚,最后根本就分不出民族了,两股血液完全融合了。

满清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就非常注重与蒙古的关系,清皇室与蒙古博尔济吉特家族保持了上百年的姻亲关系。明崇祯九年(1636年),漠南蒙古16个部族、49个领主汇聚于盛京,尊皇太极为博克达?彻辰汗,成为满人、蒙人的共主,满人也就是在此时改国号为清的。漠北的喀尔喀蒙古三汗也在清建立初期就与清保持和睦关系,后来也归纳入清帝国版图。

因此,东蒙古始终与清帝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只有康熙平定三藩的时候出现过一次察哈尔王趁火打劫之事,而东蒙古其他各部在康熙后方空虚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异动。

在西藏地区,满清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仅仅派一个驻藏大臣,至于西藏事务基本上仍是藏人自己管理,藏人仍然在这里过着农奴制和政教合一的生活。

在西南的云贵川地区,对那里的少数民族就采取了中国传统的办法,即征讨、诏安、抚慰等政策几管齐下,在这里进行的改土归流政策实际上也只是流于形式。由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势力微弱,因此,清帝国对此地也并不怎么用心,只是在这一地区始终保持强大的驻军,实际上是在用军事威势压制当地的民族情绪,西南地区因为满清的这种综合手段倒也达到了平衡,因此始终没有闹出什么民族大事。

经常听到有人将中国在近现代的落后挨打归罪于满清的统治,其实这不过是狭隘的、发泄式的替罪羊理论,清帝国对明帝国的继承就像是汉帝国对秦帝国及唐帝国对隋帝国的继承,是连续而非中断的,将中国漫长的发展史落幕一刻的悲剧归咎于倒霉的最后一个王朝显然是出于狭隘心理。

国外在研究明清交替这段历史的时候,将全球气候因素考虑了进去,认为气候变冷是明帝国走向崩溃的诱因。17世纪中叶太阳黑子的活动减少,全球气候变冷,这导致中国中原地区冰霜期延长,农业因此蒙受巨大损失,饥荒流行,因此大量农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最终走向了*。与此同时,明帝国在财政上也漏洞百出,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更倾向于掠夺,而不是支持农业,比如,水利建设严重不足,河道淤积,灌溉不利,农耕文明的特点这时又一次明显表现出来:农业陷入危机自然就导致社会的全面危机。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 第八次崛起:清朝十二帝没有一个不是贤君(3)

国外的研究往往有根有据,让人打心眼里佩服,而看看国内成千上万的论文,也许只能偶尔发现一两篇勉强算得上精品的文章,所以,我更喜欢看国外的研究资料,对国内的资料经常只是看一眼摘要,都不用看内容,就知道他想说什么。当然,不能就此崇洋媚外地说国外一切都是好的,国外对中国的研究当然也有它的局限,就像世界研究玛雅文化,自然能研究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