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部分 (第1/4页)

从发掘出土的房屋地基数量可以推算出,当时的金沙居民人数已经破万;

从发掘出的稻田、稻谷遗迹,以及诸多农用工具可知,当时的金沙已经能生产出充足的粮食。

大量的人口,富足的生活,可以确定,金沙古国在当时,拥有非常先进的文明,甚至不输给同时期的中原。

要说所有文物中价值最高的,最出名的,当属四凤朝阳黄金制品。

出名到什么程度?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就是用的四凤朝阳图。

价值有多高?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从这个金器可以判断出,当时的金沙古国,已经创造了自己的太阳历法。

中心处的十二个光芒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四只环绕的飞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要知道,有些古董之所以价格高,并不完全因其品相有多好,毕竟现在的制造水平也可以达到。更关键的是,要看其承担了多少考古方面的价值。

打个比方,同时期一个铭文的青铜鼎的价格,要比没铭文青铜鼎的价格高上几倍,甚至十几倍。

除了四凤朝阳金制品,同期还出土了一些精致的黄金面具,所以金沙古国还有了金面王国的别称。

从杨晴带回来的资料来看,金沙古国的结束,正与它的开始一样,都是无法解开的谜团。自发掘出来的信息来看,金沙子民似乎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全部失踪了,并且走得一定非常匆忙,否则不会留下那么多珍贵的文物,更不应该除了墓葬区外,没有发现任何人类的骨骸。

金沙古国为什么忽然没落,金沙子民为何又忽然失踪不见?难道,真的是出于某种原因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徙?

如果真的是迁徙,那么他们迁徙的原因又是什么?

是自然灾害,是战乱,还是为了守护一个不能让世人知道的秘密呢?

第327章 风水定位三遗址

我让杨晴再去查一些资料,主要是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什么迹象表明,金沙古国的子民曾有过迁徙的痕迹。

杨晴摇头告诉我,那也是她之前搜集资料时重点关注的部分,但她连曾经的专业课老师都找过了,都说没有相关的信息,还告诉她,如果对金沙古国有兴趣,最好联系一下张教授。

我问杨晴:“你能联系上那个什么张教授吗?”

杨晴疑惑的看着我说:“我们都见过啊,不是在精神病院吗?”

好嘛,原来是一个人。

既然从历史和考古这边找不到相关信息,我只能依靠赵梓桐从风水学角度来看一下。

其实,赵梓桐毕竟刚刚接触风水学,并不具备那样层次的实力。

可是,现在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张毅的监视之下,我现在连续圈内的任何人,都是在害人家,至于那些所谓的风水师,大多数都是招摇撞骗,少数确实有真本事,但很难请的到,就算请的到,估计人家也只擅长相阳宅,寻龙点穴的手段恐怕还不及赵爷的笔记。

因为在网上查不到塔里木盆地的详细地图,那一整片区域都属于无卫星区域。

说是无卫星区域,其实是因为那里属于机密地带,不允许对外公布详细地图。

张毅发挥了他的能力,弄来了一份打印好的塔里木盆地地图,虽然比较模糊,但总是比没有要强很多。

地图交给赵梓桐,让她利用所学到的风水知识进行初步的定位,先锁定几个比较重要的位置,省得我们到时候进了盆地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那绝对是不要命的做法。

得到地图之后,赵梓桐每天将自己锁在房间里面,就连吃喝和一些日常用品都是由杨晴帮忙代购。

我试着问过杨晴几次,想知道赵梓桐的进展,可是每次杨晴都是点着头进去,摇着头出来,让我们干着急。

如此又过了几天,刘胖子风尘仆仆的回来了,整个人又胖了一圈,估计他这一趟回去没少混吃混喝。

从刘胖子打听来的一些信息可以得知,塔里木盆地里面可能不止有一个古国的遗址,可能更多。

作为全国最大的盆地,除去中央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外圈的戈壁滩,仍有一圈非常大面积的绿洲区域。

那地方在现在来看或许很不怎样,因为对外的交通非常不便利,但是自商朝开始,很多小国家要么为了躲避战乱,要么为了躲避自然灾害,都是可能王能寻到一个外人找不到的地方作为定居之所。

从哪方面看,塔里木盆地内都非常的合适,只是极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