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刘承祐一见汉军打败,登时便拔马回京,准备固守。杨邠、王章、史弘肇再坏,在两年对汴京管理的还是相当不错,汴京城城墙高大,国库中粮草充裕,守个二三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到时候,等河东的二叔再带兵马来援救,这胜负说不定就逆转了。可是当刘承祐带着苏逢吉等人来到汴京城下的时候,守城的开封府尹侯益,却翻脸了,刘承佑你这个小屁孩算老几?大门紧闭,对刘承佑置之不理。

刘承祐在城下急得大叫:“快开门,我是当今天子!”话回没完,城上就乱箭齐发,射死许多侍卫。侯益可能是受够了刘承佑,也可能是想在郭威面前表现表现。他见刘承佑还在不依不饶的叫门,还真遵旨办事,让开大门,就开大门。大门是开了,侯益却派了一股子军队冲杀了过来,准备将刘承佑给拿下。

刘承祐做梦也想不到侯益会玩这手,吓的朝西北方向狂奔。侯益军紧追不舍,反正已经反了,干脆斩尽杀绝。一路急匆匆的刘承祐,“巡幸”到汴京城南赵村时,乱军已经杀到了屁股后头,茶酒使郭允明知道活不了,心一横,在刘承祐下马休息的时候,一刀结果了刘承祐。随后郭允明和苏逢吉一块儿自杀身亡了。

这边汉军大败,刘承佑仓皇而逃,一步步踏上不归路,那边郭威还对李洪义说道:“你是皇家的亲戚,现在赶紧去保护陛下,顺便上奏,请变下找个便利的机会,尽快到我们这里来,一面被身边的人所谋害!”

可惜这李洪义太没种了,他带着人马追到军前,看到北兵也好,汉军也好,乱军云集,到处都是人,心里一琢磨,自己手下就这么点人,这要冲进去,万一被人给饱了圆,那可就亏了,奋斗二十年,眼看着解放了,哗啦,自己挂了,干部没混上,混了个烈士,那多划不来啊。于是,这家伙又退了回来。

不一会儿,皇帝驾崩的消息传来,郭威嚎啕大哭:“陛下山崩,我之罪也!”郭哭的惊天动地,一塌糊涂。虽然有做秀的成份,可说句实话,郭威对刘承祐的死,心情应该是很复杂,如果不是刘承祐听信李业等人的谗言把杨邠、王章、史弘肇以及自己的家小给砍了,逼的郭威走投无路,郭威也并不希望把事情闹成这样。

不过,刘承佑死了,郭威距离金銮殿的宝座只差一步之遥了。他顺顺当当的进了汴京城。郭威进城本以为城里面的汉臣们会顺理成章的拥戴自己做皇帝,谁曾想以窦固贞、冯道为首的这群人,竟然对郭威很冷淡,郭威没有办法,正能以枢密使身份和这些宰相们见礼,心中怏怏不乐,回到自己原来的旧宅子里面住下,装起了好人。

而北兵进城之后,开始大肆抢掠,汴梁城中鸡飞狗跳,一片乌烟瘴气。到了第二天早上,王殷急匆匆的跑过来,说道:“大帅,不能不管了,再不管,到今天晚上在汴京城就要成一座空城了!”郭威心里明镜一样,他早就等着人来规劝自己了,当下顺水推舟,反正他已经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现在是到了收回的时候。立刻下令再有掠民物者斩!郭威向来言出必行,谁敢不听,城中次序顿时安定了下来。

郭威想当皇帝又没有人推荐,自立的话,又有点不合时宜。无奈之下,二十四号晚上,郭威和王峻等人带着百官到了太后宫中,请立继位的君主。

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袍加身(3)

第一百四十六章黄袍加身(3)

郭威见了太后,什么不说,先就是一通大哭。李太后死了儿子自然是悲悲切切,可是,李太后是聪明人,这郭威一来确实是刘承佑给逼反的,二来,眼下维持住大汉的局面;保住刘家的江山才是正事。于是,李太后发话了:“皇帝已经崩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再在宗室里头择一位贤王嗣立,奉承大汉基业。现在大汉宗室,只剩下四个人了,河东节度使刘崇,许州节度使刘信,都是高祖的弟弟,徐州节度使(又叫武宁节度使)刘贇封尹(名义上的)刘承勋高祖皇帝的子嗣,你们就在这四个人里头选一个吧。”

刘崇、刘信一来年纪大了不好糊弄,二来这两人,特别是刘崇实力雄厚,请他们当皇帝,自己可就性命不保了。想到这里,郭威说道:“太后,刘崇、刘信都是高祖的弟弟,现在有高祖子嗣在,当立子嗣。”

后汉高祖刘知远有四个儿子,刘承训、刘承佑、刘承勋还有刘赟,这刘赟其实是刘知远弟弟河东节度使刘崇的儿子,可是刘知远很喜欢他,就收到了自己的门下。郭威一开口,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也就只有这两个人了。

刘承佑本来才十六七岁,刘承勋是刘承佑的弟弟,年纪更小,这就便于控制,而且,从血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