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系摹!�

“哦?”郭荣狐疑的看了眼赵匡胤:“那。。。你觉得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

“呵呵,小弟已经有一个计划了。对了,三哥,我听说王先生也已经回来了,不知道王先生是如何说呢?”

郭荣老老实实的说道:“王先生劝我赶紧出兵汴京,他说楚军兵败无疑。”

赵匡胤一愣:“王先生有什么妙计吗?”

郭荣叹了口气:“王先生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利用灵武的骑兵,突然袭击楚军,在楚军防不胜防的情况下,将他们击溃,收复宋州。”

赵匡胤摇了摇头:“三哥,说实话,咱们的骑兵自然很强,可是楚军的步军也不弱啊。当年唐州一战,如果真的打起来,咱们可不一定能胜啊!王先生这话,未免太过于夸口了吧。”

郭荣看了下左右,压低声音说道:“为兄知道王先生这么说是在安慰我,可是,此事事关重大。所以,想问问你,如果咱们倾尽全力东出潼关,有几分胜算呢?”

“不到一成。”赵匡胤回答的很爽快:“王先生,是让我们全军出击吗?”

郭荣一愣:“那。。。那到没有。他说,只用灵武的骑兵,所以我才有所担心啊。”

“如果是那样的话,倒是有三成把握。”

第61章 迷惑

第61章迷惑

他这话,反倒把郭荣弄的一愣,其实王朴的分析,郭荣还是认同的,也和郭荣心中的想法基本符合,只不过王朴过于遍地马云和楚国,让郭荣心里有点含糊,但是出击潼关的想法并没有动摇。可是,他没想到赵匡胤竟然这么说。

郭荣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说道:“七弟,不至于吧。咱们白衣军难道就如此不堪一击吗?”

“三哥,你正好说反了。不是因为白衣军不堪一击,而是因为我们太强了。这几年,天下谁不知道白衣军的赫赫威名。马云作为大楚的皇帝,又曾经和我们交过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咱们的实力有多强呢?如果咱们全军出动,赶赴汴京,汴京之围肯定可以解救,可是。。。”赵匡胤突然顿了一下,他想到史虚白对他忠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是要谨慎一点好。关于马云的行动,史虚白已经对赵匡胤做了详细的分析,可话到了嘴边,赵匡胤却顿住了,这倒不是说赵匡胤就对郭荣起了异心,可是史虚白说的很清楚,“功高盖主、鸟尽弓藏”的历史教训实在是太多了,他眼睛转了转,这次救援汴京,可不能想往常那样,自己一个人把功劳抢个精光,这次要让石守信、慕容延钊这些兄弟们都立功来才对。

郭荣也是很有主见,很会权衡的一个人,赵匡胤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他自己心里想了想,反问道:“七弟可是觉得,咱们的小兄弟会卷旗收兵吗?”

“三哥,小弟说句实话,如果是野战的话,我们战胜楚军的机会会大很多,可是,如果楚军退缩到了宋州这样的大镇里面,那。。。就算有十万白衣军要想攻克宋州,可就困难的多了。没有足够的马屁,是楚军最大的问题,我听说他们为了克服这种情况,也想了很多办法,在砀山一战中,似乎也用了手段对付郭崇的骑兵。不过,他们的手法,也无非是从器械和阵型上动动手脚,这不算什么,我已经想好了一些对付他们的法子,不会再像上次在唐州那样了。而楚军对于自己的缺点,相比也是了解的,如果咱们大举出关,就像三哥担心的那样,马云说不定就溜了回去。”

“不战而退,对楚国的名声恐怕不太好吧。”郭荣说道。

“哼哼。三哥,你可能不了解,马云那个人就是个无赖,无赖的人,见到好处就上,如果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他就会立刻拍屁股走人,才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呢?我可听说了,当年马云在金陵的时候,可是跟李璟签了一个什么称臣的协议,从李璟那里骗了不少好处,可后来了,这翻脸比翻书还快。”赵匡胤恨恨的说道。

郭荣一笑,马云扫平江南,灭国者六,其中最委屈、最无辜的当属李唐了,而李唐在文人中偏偏有个好人缘,所以,李唐亡国之后,很有一批遗老遗少在一块唉声叹气,辱骂楚国的。这么一来,有些两国间的机密之事,就逐渐被泄露了出来。这么一来,马云的政治形象在各国都不太好,尤其是在大周,由于敌对关系,大周王朝对于这些事情,更是添油加醋的大力宣传,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了。这也难怪,马云会在宋州惺惺作态,迫不及待的收揽人心了。

郭荣接着问道:“那以七弟之见,我们应该如何出兵啊。”

赵匡胤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