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这汴京城不过半年,必然是陛下的了。”

马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叹了口气道:“传令石大,让他进行最后一次攻城,如果还是攻不下去,全军立刻转移到白沟。”

赵普正准备下去传令,斜眼看到左侧疾步跑过来一个书记官,他愣了一下身,这人是他的手下,负责收集整理军情军报的,看他急急忙忙的样子,想必是又有什么重大的军情发生。

见赵普迟疑的样子,马云顺着他眼光看去,一眼也看到了书记官。那人跑到马云面前,翻身跪倒:“陛下,现有紧急军报送上。”

马云心头一紧,脸上却是淡定的说道:“有什么事情啊?但说不妨。”

“陛下,刚刚接到的军报,蜀军前日攻破凤翔,现在正在全力向长安进军!”

“什么?”马云愣了一下,接着就是大喜。他忍不住的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想不到蜀军竟然攻克了凤翔,凤翔已下,关中再无险隘可守,这下子郭荣恐怕是没有余力出关救援边境了。白衣军不来,天下又有和人配和我们做对手呢?”

赵普则斟酌着词句道:“陛下,这蜀军竟然攻克了凤翔,这。。。这里面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呵呵,李爱卿,这军报你可曾合适过?”

“陛下,军报准确无误,和枢密院军情司送来的情报一致。”

“哈哈,那想必不会错了。眼下就是一个机会。赵爱卿,机会可不能人啊。传令下去,调遣禁卫军攻城!”

第66章 援军?

第66章援军?

由于内心深处对郭荣、赵匡胤的深深忌惮,对白衣军战斗力的重视,让大楚皇帝马云在汴京城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同时又因为长安城距离汴京是在是太近了,快马一日一夜就能达到,这不能不让马云保留着一支机动部队,时刻准备着应付突然事件。

可是,蜀军攻克凤翔的消息,让马云大大的松了口气。凤翔的丢失对关中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白衣军会在凤翔惨败,可这却再次加快了战争进行的步伐。关中是大周的根本,大周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建设关中,巩固关中,为的就是以关中为基地,争夺天下,可现在关中危险了,白衣军的大队人马怎么可能放弃根本,而东出通关呢?只要蜀军再谨慎一点,在长安把白衣军给死死拖着,河东的刘崇,甚至辽东的契丹就坐不住了,一定会南下的,到时候四国齐出,大周想不灭亡都难了。

在形式发生突变的情况下,马云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战略部署,由进攻汴京、吸引周军回援,转变成不顾一切的强攻汴京,在四国灭周的军事行动中,抢先在手,抢占先机。这种情况下,马云将自己手里能够使用的军队,全部投入到了攻城战中。

战鼓“咚咚”作响,锦旗迎风飘荡。灯笼火把将黑夜照的犹如白昼一般,“轰轰”震天雷爆炸的声音震动天地,在它的掩护下,禁卫军的将士各个奋不顾身,勇敢的向着汴京城头发起了冲锋。

城外的楚军像潮水一般,刚刚消退,过了片刻就再一次的犹如惊涛骇浪一样猛扑了过来,汴京的城头就像岩石一样,“轰”的一下,被潮水彻底的淹没。周兵们强忍着身体的疲惫,咬着牙和不断冲击而来楚军以命搏命,依仗着城防的优势,万分艰难的将楚军一次次的重新赶了回去。可是,在楚军连番的冲锋下,在楚军不断的轰击下,汴京高大的城墙,多出已经出现了轻微的坍塌,当城墙坍塌之时,当楚军即将蜂拥而上的时候,巨大木墙登时就堵在了缺口上面,接下来就是对木墙的争夺和破坏了,楚军要烧毁,周军则拼命的援救。战争就这么僵持着,一直到了深夜。

在冒死冲锋了多次之后,楚军终于疲倦了,像大潮退去一样,在“呜呜”收兵号角中,渐渐的撤了回去。撤退并不意味着结束,反而预示着明天更为激烈的攻城战。看着楚军退了回去,周兵们身上的力气似乎也想楚军一下,一下子消失殆尽,手一松,“嘡啷”一声,刀剑落地,一个个普通一声,不管不顾的跌落在血泊中,大口大口的穿着粗气。

杀人,杀的他们已经麻木了,他们或许并不清楚为什么要战斗,可是,当战鼓擂响之时,他们本能似挥舞起刀枪,收敛的敌人的性命,或者被敌人收敛性命。在残酷的战场上,生或者死,往往都只一念之间,甚或一个转身的瞬间就发生了。活着,当然是幸运的,但死,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楚军大营里,马云亲**问着军中的将士,安抚着、激励着军心。官兵一体,在楚军中是一项制度,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