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方老板!”丘逢甲几步冲上前,一把抓住方有财的胖手,用力握了一把。

“丘老弟!”来者正是方有财。

“谈判如何了,可有正式电文?”丘逢甲开门见山地问,拉着方有财就往马车走。

方有财叹了口气,道:“一个读书人,性子比我还急,马车上说。”

马车粼粼起行,丘逢甲道:“自马关开谈以来,台湾士绅日日翘首以盼,只盼李中堂能为国家、为千千万万黎民百姓和子孙后代挣一口气回来,哎!”

“谈判,从来都是战争的延续,仗打败了,谈判就结局也就注定了。”方有财以一种商人特有的近乎冷酷的口吻道,“正式的电文很快就会下来,我得到消息是——条约当中最重要的一款,便是要大清国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台湾。”

“什么?!”丘逢甲几乎从位子上跳起来,马车“轰”地一震,他又一屁股跌坐回去。

“日本的态度很坚决,纵是李中堂亦无回天之力。”方有财淡淡道。

“割台,割台……李中堂就没有据理力争吗?我大清就这样任由小小的日本国步步蚕食吗?赔多少银子都不要紧,国土不能割,台湾不能弃啊!”丘逢甲,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台湾才子、士绅领袖,此时却像一个孩子般哽咽起来。

方有财伸出大手,却在离他肩膀一寸处停下——安慰有何用?要哭就哭吧,偌大一个中国,却无力保护一方行省,一方百姓,忍气吞声的割地求和,难道不该哭吗?我方有财已是知天命的年纪,三十年风雨沉浮早已看透世事伦常,再难挤出一滴眼泪;可丘逢甲不同,他还年轻,年轻人就该敢哭敢怒敢于逆天而争!割让台湾只不过是一颗石子,这颗石子究竟能引起多大的波澜谁都不能预料,绝境,未必就是死地!

“既然我能来台湾,事情就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方有财撩开车帘,瞥了眼海岛郊野的风光,道,“我给你一个时辰的时间收拾情绪,一个时辰后,你这位台湾第一大才子得拿出一个大致的应对方略出来,那时候,朝廷的正式电文也该下来了。”

马车继续西行,快到台北时,数匹快马飞驰来到,将马车护在中间,一人大声道:“标下奉巡抚大人之命,护送丘大人及方先生进城!”

“巡抚——邵友濂?哦,唐景崧。”方有财嘟囔了一句。中法战争结束后,刘铭传的好友、松沪道台邵友濂接替刘铭传继任台湾巡抚;甲午战争爆发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保荐唐景崧出镇台湾,并奏请将时任南澳镇总兵的刘永福调往台湾协助唐景崧。

“这两个人能在台湾共存吗?”方有财很清楚,张之洞是想借他二人曾在越南并肩作战的经历联手治台、保台,并利用自己的关系弥合他们之间的矛盾;十年了,当战火再次在南疆燃起的时候,唐景崧和刘永福能够抛开私怨同仇敌忾吗?方有财苦笑。

马车在巡抚衙门前停下,一路上,丘逢甲红着眼一言不发,方有财也没去打扰他——年轻人,提点一下就够了,要多给他思考的空间,他才会真正成长起来。

“方老板,沧海!”已是台湾巡抚的唐景崧亲自迎了上来。别号沧海的丘逢甲朝唐景崧一拱手,道:“大人,方老板带来了马关的消息……”。

“里面说话。”从越南到台湾,十年后的唐景崧在样貌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举手投足间却更显深沉洗练,他望了方有财一眼,道,“十年不见,方老板风采更甚往昔。”

“彼此彼此。”方有财用他那招牌式的笑容回了个礼,跟着两人走进府里。

谈话的地点是在唐景崧的书房,没有旁人,门窗也关得严严实实,三个人静静地坐在桌前,听方有财把马关的消息又重复了一遍。沉寂,还是沉寂,如果方有财的消息属实,那么摆在唐景崧和丘逢甲等台湾官员士绅面前的就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是跟从朝廷放弃台湾内渡,还是慷慨力争拒绝割让台湾。方有财神情自若,丘逢甲却把目光钉在了唐景崧脸上——危难时刻,身为台湾父母官的唐景崧,究竟会做何决断?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15章 八方风雨 国耻惊雷震台海(2)

“大人,朝廷急电。”幕僚的声音在屋外响起,终于让唐景崧有暇脱身。

“吱嘎!”房门再次被掩上,唐景崧拿着一份电文回到座位上,看了看方有财,又看了看丘逢甲,道:“和谈已成,《马关条约》明文写道——将台湾及所属岛屿割让给日本……”

唐景崧没有再说下去,方有财仰天长叹,丘逢甲霍然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