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谏�笥星�穑��鹁驮谟诎傩账懒私鼋銮3兜揭患胰说母星椋��谝桓雒褡迕�讼涤谝蝗松砩系氖贝��实鬯懒耍�强墒欠峭�】傻拇笫虑椋∈紫纫桓鑫侍饩褪撬�醇坛写笸嘲 3Q缘溃骸肮�豢梢蝗瘴拗鳌!狈裨蛘飧鲎ㄖ普�ㄔ趺次�值昧耍咳欢��蔚鬯淙缓蠊�琅�缭疲�谷幻桓�笄寤食�粝掳敫隹晒┐�谢饰坏淖铀谩D敲凑庖还�鏊�档耐返却笫戮烤褂Ω萌绾谓饩觯�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酉时(晚6时),同治帝晏驾了。这一突发事件又让刚刚退居幕后的慈禧走到政治舞台的中心。

按照祖训,皇位继承应该采取秘密立储的方式,也就是皇帝在自己的皇子中进行全面考察,最后秘密确定一位皇位继承人,等老皇帝死后,依此颁布新皇帝的名单。这种方式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而成为定制。但是秘密立储需要几个前提条件:

(1)秘密立储最关键的环节是皇帝一言九鼎,政由己出。即他有百分之百的权力决定皇位继承人。这才能够保证他秘密观察,择“贤”而立,避免选非其人,诸子纷争。如道光帝在秘密立储之前,以他手中所操纵的绝对的全权,对于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儿子进行充分的考察后,按照他自己所确立的标准,最终选定皇四子为皇位继承人,这一过程谁也不得插手。

(2)秘密立储为当朝皇帝提供了灵活的选择权,但他必须生有多个子嗣。如康熙帝生育了三十五个皇子,成年的有二十位,然后在符合条件的皇子中进行选拔。咸丰帝生了两个皇子,二子出生当日而卒,咸丰帝死于热河的时候,只有长子载淳一人可继承皇位,这是天下共知的事实,也就没有了秘密立储的必要。

可在同治朝立储的问题上,秘密立储的方式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

同治帝没有高度集中与强化的皇权作为保障。虽然他在位十三年,可亲政以前皇权一直操纵在母亲慈禧的手里,他只不过是母亲手里的一个提线木偶——政治傀儡罢了。即使在亲政的一年里,大政方针也依然必须遵循母亲的意志,他不会拥有全权去秘密立储。

最要命的是他没有把一儿半女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失去了秘密立储的基本条件。

所以,秘密立储对于他而言,既没有可能,也没有意义。

秘密立储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这个方法受人推崇、令人瞩目。可同治帝死后,皇位继承没有了秘密立储作为保障,为慈禧在皇位继承权的重大问题上玩弄权术、上下其手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这一偶然的因素,中国的历史再次被纳入慈禧意志的轨道,危险地滑行下去!

养心殿西暖阁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酉时(晚6时),同治帝死于养心殿的东暖阁。戌正(晚间8时),慈禧便与慈安在养心殿西暖阁紧急召见各亲王、贝勒、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和总管内务府大臣、弘德殿行走等二十多人召开紧急御前会议。

毫无疑问,会议的主题就是确定皇帝继承人。

对于刚刚丧子的慈禧而言,主持这样一个会议,心情一定十分复杂。

自然,慈禧中年丧子的那种切肤之痛是难以言表的,从徐珂的《清稗类抄》中可见一斑:

“(咸丰帝)即宾天矣。予见大事已定,心始安。然彼时虽极悲痛,以为犹有穆宗(同治帝)可倚。孰意穆宗十九岁,遽又夭折。自此予之境遇大变,希望皆绝。”

然而,她恰恰又不是一般的母亲,悲痛之余,她首先想到的是最高权力如何传承的问题,此事不决,天下大乱!

她所谓的“希望皆绝”,确是当时的实录。但其中的利害之计与感情纠葛孰重孰轻,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 想看书来

第十三讲 二次垂帘(2)

总而言之,此时的慈禧必须收敛痛苦,镇定和果断地确定立嗣大计,其他的一切都不在考虑之列。有多年垂帘经验的慈禧,总衡内外,操持朝政,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惊涛骇浪,早已锻炼成一个铁石心肠的“铁女人”了!眼下的政治危机与当年丈夫咸丰帝死后苦斗肃顺一党,夺权杀人的场面相比;与垂帘听政、打压奕䜣、使所有的皇亲国戚俯首贴耳相比;与扫平洪水猛兽般的“长毛”、“捻匪”相比;与和咄咄逼人的“夷人”虚与委蛇、转祸为福相比,废立一个皇帝又何足挂齿!此时此刻,她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她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既然自己绝了后,那谁当皇帝就更得由我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